讀古今文學網 > 自省之書 > 不要帶著功名的目的來修身養性,貧賤富貴,對一個人來說不是永久的 >

不要帶著功名的目的來修身養性,貧賤富貴,對一個人來說不是永久的

(宋)袁采

品德的好壞,與官位的高低是兩回事,沒有必然的聯繫。品德高尚,不一定就該享受富貴榮華;品行惡劣,也不一定就要遭受厄運。如果真是那樣,孔子、顏回等賢人,早就該做宰相了。同時,從古到今的高官中,也就沒有小人出現了。

培養品德,對我們而言是分內的事,不要帶著功名的目的來修身養性。不然,一旦達不到目的,人們就會鬆懈,不再認真修養品德了,並且他還會改變原來堅定的信念,最終淪落為小人。

世上享受榮華富貴的人中,愚蠢的大有人在。而飽受貧寒疾苦的人中,大多數是聰明的人。世人不必進一步去研究原因,一切是自然的使然,只要做到心中泰然,就可以省掉許多麻煩。

這個世上,有些人沒有見識,不能一視同仁且始終如一地對待自己的親戚和朋友。他們還根據人的貧富高低,把別人劃分成不同的等級。他們遇到有錢有勢的人,就恭敬有禮:錢越多,官越大,就越恭敬有加;他們遇到無錢無勢的人,就態度傲慢,更別說周濟幫助了。

袁采(?—1195):字君載,信安(今浙江常山縣)人。南宋學者,自小受儒家之道影響,以儒家的「修」「齊」「平」「治」等信條來砥礪自己,頗有長進,才德並佳,時人稱其「德足而行成,學博而文富」。主要作品有《政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