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花道日常:四季花中尋道 > 小滿 芍葯承春寵 >

小滿 芍葯承春寵

芍葯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屬毛茛目,花期為5-6月,原種花白色,經過品種培育與改良,花色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和復色等,花徑10-30厘米,花瓣可達上百枚。

芍葯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憨湘雲醉眠芍葯裀」被譽為《紅樓夢》中的經典情景之一。

中國古代歌詠芍葯的古詩詞也不勝枚舉。

芍葯

唐 王貞白

芍葯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唐朝時期,插花還僅是達官貴人們的喜好,芍葯並不是他們所寵愛的花卉。而到了宋代詩人雅客們不再追隨時髦的達官顯要,而是越發懂得生活情趣了,他們將賞花視為一年中最心滿意足的「賞心樂事」,並出現了各種花譜和品鑒類的著作,王觀所撰寫的《芍葯譜》中便記載有:「今芍葯有三十四品,舊譜吸取三十一種,單葉不入名品之內。上之上:冠群芳、賽群芳、寶妝成……」

明代學術思想受宋元理學之影響,王陽明繼起,主張良知之學,知行合一,到了晚明有無錫東林學派興起,認為王學過分注重個人良知,學者們多帶有山林田野之氣,因而主張由王反朱(朱熹),崇尚德性,重回儒家修齊治平的實用之學,這也影響著明代花學的發展。

明代不但宮廷花事向多樣性發展,花卉栽培的科學化與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從明代王陸之仿梁元帝所作的《二十四番花信風》中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花譜亦是繁多,有陳扶瑤的《花鏡》,王世懋的《花疏》,趙壁的《茶花譜》,姚緩的《菊月令》,曹宋真的《維楊芍葯譜合纂》等等。

最為著名的是張謙德的《瓶花譜》和袁宏道的《瓶史》。《瓶花譜》為插花之高論,其中「品花」作為單獨的節章講述插花用材。除了品種擴增以外,明代插花家就各種花是否適合插花的條件做了嚴格的評估,並按照品名高低仿張翊的九品九命予以排列,此時的芍葯便位居三品七命,屬於較高品級的花卉。

芍葯花與牡丹花的區別

牡丹與芍葯有時確實難以分辨,以下舉了幾點供參考。

1.最根本的區別:牡丹是能長到2米高的木本植物,芍葯是不高於1米矮小的草本植物。

2.牡丹比芍葯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而芍葯則在5月上中旬開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約15天左右。

3.牡丹被稱為花王,芍葯被稱為花相。

4.芍葯和牡丹最主要的區別是葉形不同。牡丹葉形三裂,芍葯的上部葉片是單葉;牡丹葉片偏灰綠,芍葯葉片較有光澤;牡丹葉片寬,正面綠色略呈黃色,而芍葯葉片狹窄,正反面均為黑綠色。

這一節裡會教「投入花」,它取「折入花」字面上的意思,把花折下來,隨手插入瓶中,不需要太多法則,只要讓其以草木花的自然姿態展現出本身的幽玄之美。「投入花」是一種不受拘束的插花,它有著一種舒暢、寬鬆、自由和自然的情趣,但是也要求作者對植物語言有很好的把握與理解,才能發現手中材料之美。瓶花也是其同義詞,因為投入花用的主要花器就是瓶。

牡丹

芍葯

準備工具 蕨手剪、花瓶一個

準備花材 芍葯、南天竹、五針松

步驟一 選一枝條粗壯的五針松,高度約為花瓶高度的2倍,將主幹1/2以下部分的松枝全部剪去。將松枝直立斜靠在花器口左側。

步驟二 除去主枝頂部的部分,留下主幹上一些側枝,直立斜靠於瓶口的左側。斜靠瓶口右側插入一枝松枝,留側枝一枝,使瓶中兩隻粗壯的主枝,前後交錯,能很好地穩定彼此的位置,不在瓶中晃動。

步驟三 將3枝白色的芍葯,剪至左側松枝的1/2高度左右,3枝芍葯的高度不用完全一致,略微有層次,分別佔據空間的前面、左面和右面,形成一個三角形格局。

步驟四 在左側兩枝芍葯中,插上一枝粉紅色的芍葯,高度略低於兩枝白色芍葯。從正面看,粉色芍葯3/4側面猶如疊加在正前方這枝白芍葯的後方。

步驟五 在白色芍葯形成的三角形中,插上一枝南天竹的紅色果實。

步驟六 在主枝松枝的後方插上另外一枝粉紅色的芍葯,高度要略高於主枝松枝的1/2以上,疊加在松枝的後方,隱約地疊加出一個新的層次空間。

步驟七 在紅色的南天竹果實前面,插上一枝南天竹的葉片,葉片的形狀修剪成長條形,順著主枝松枝的三角形方向從左至右延展開來。

步驟八 最後將一枝深紅色的芍葯,插入在右側兩枝白色芍葯中間略高的部分,高度約為主枝松枝的1/2左右,這枝深紅色的芍葯盡量不要遮擋南天竹的果實。

一瓶富貴祥瑞的投入式瓶花就完成了,也許第一次通過花枝之間的咬合固定花枝並不能完全如意,只要靜下心來,幾次習練之後是可以很好地做到的。

這個作品要將花器口以下的葉片全部清理乾淨,以防花葉腐敗影響水質,進而影響瓶花的鮮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