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花道日常:四季花中尋道 > 小寒 踏雪尋梅 >

小寒 踏雪尋梅

蠟梅是中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別名臘梅。《姚氏殘語》又稱蠟梅為寒客。蠟梅花金黃似蠟,迎霜傲雪,歲首沖寒而開,久放不凋,比梅花開得還早。真是輕黃綴雪,凍莓含霜,香氣濃而清,艷而不俗。曾有詩讚美:「枝橫碧玉天然瘦,戀破黃金分外香。」蠟梅並不屬於梅花類,在植物分類學上,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而梅花則是薔薇科植物。由於它們相繼在寒冬臘月或早春時節開花,而且花形、花香相近似,所以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同種。蠟梅在賞品中屬於九命一品的花,蠟梅開於寒冬,若能從花市買來幾枝,插入花瓶中,供於書案上,其清香瀰漫室內,會使人感到幽香徹骨,心曠神怡。

在北方人的眼裡,蠟梅是稀罕之物,因為在花市裡的蠟梅總來自遙遠的南方,為了便於運輸,臘梅花兒的造型總被砍得七零八落,早就失去了在自然中原有的姿態,沒有飄逸的、遒勁的枝條,只有各種「Y」字形的枝杈,本節依然借用蠟梅這個主題來讓大家繼續練習關於枝條的取捨,因為在很多時候,家中案頭只要一枝花就能體現出自己的心情和這個時節的一點樂趣。

此節中選取三枝臘梅做示範。

〔案例〕枝條一

步驟一 從枝條一開始,先確立枝條的高度,當整枝臘梅插入花器當中時,就會發現過,高過粗壯,我們需要進行長度上的控制。臘梅花它身為木本植物,枝條會比較粗壯,所以我們要將枝條保留到花器高度的3倍左右。

步驟二 我們先將瓶口雜亂的短小的側枝線條3、4剪乾淨,中下部分沒有花骨朵和花的那兩枝(1、2)也剪去。在瓶中轉動Y字形的花枝,讓Y字型分叉顯得沒有那麼明顯,整個枝條有了聚攏感,最後去掉瓶口的最後一枝5.

〔案例〕枝條二

方案一 側枝條被剪去了,整個作品的線條會非常簡練,每個枝條的聚合度也非常好,枝條頭部也往上,很有精氣神兒。

方案二 這枝側枝條很好地保留住了,沒有做任何修剪。經過兩組作品對比,方案二的線條感由於那枝枯枝有一種更向上的力度,而方案一所擁有的優勢,在方案二里都涵蓋了。

〔案例〕枝條三

步驟一 確定枝條高度。

步驟二 枝條三有非常明顯的Y字型造型,線條非常不優美,顯得非常呆滯,這時候我們會先將整個花枝在瓶中轉動一下,看哪個角度會將這個Y字形的形式弱化一些。確立好角度之後,我們再截取Y字形的一邊。

步驟三 再將下半部分一些對稱的枝條進行進一步的修剪,將對稱的這一側剪掉一邊即可,這樣整個作品的線條就很少有重複感,也不會讓人覺得呆滯了。

枝條取捨

有時候枝條的取捨還是要由作品的整個趨勢來決定,並不是說所有枯枝都要去掉,也並不是說所有沒有長花跟葉的枝條都是多餘的,要根據作品的狀況而決定它的取捨,這也是需要插花者在多年的經驗和長期的訓練中慢慢把控的。

這裡所說的關於枝條的取捨,我們所有的視角都是以一面觀賞為主要目的的,在深入的學習當中,我們會涉及多面觀賞的角度,所以會有進一步的學習,作為初學者,我們先從單面觀賞入門學習吧。

如何提高修養與眼界

插花能否插出水平,關鍵看插花者的見識和才情。從事花道的人,首先要是個惜花之人,不但會取巧采折勁枝,更不會忽略形體微弱的草花。光有一顆惜花之心並不夠,還得「熟玩名人寫生畫跡」。插花畢竟是一項清雅活動,選擇何種花材,如何折取,折取後插製出何等水平,頗考驗插花者的藝術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