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山海秘聞錄 > 第五章 夢初 >

第五章 夢初

    終於,這世間一切的動靜,一切的景象,一切所能給身體帶來的感覺,氣息都消失不見。
    我的意識開始出現一種其妙的空白。
    在這片空白之中,我想不起我是誰,想不起任何與我有關的人和事,甚至對事物都有一種茫然無知的感覺。
    我開始無助,只剩下一種想哭的感覺。
    而就是在這種空白之中,我的腦中終於開始出現了一幅幅畫面,不再凌亂,不再模糊,而是一點點一絲絲的開始佔據我的記憶。
    ——————————————————分割線————————————————————
    盛唐,華夏最輝煌的王朝。
    在經歷了眾多的故事紛擾以後,終於如同黃昏的殘陽,落幕在了歷史的天際,再不可追。
    戰亂,從黑夜籠罩的那一刻開始,從龐然大物唐的滅亡,華夏的歷史進入了最紛亂的五代十國。
    那是一段不到百年的時光,也是一段短短的,卻讓人‘眼花繚亂’的幾十年。
    如果隱於山間幾年,你會真的就不知今朝天子又是誰?甚至是站在哪一國土地上的年代。
    興,百姓苦。
    亡,何嘗又不是百姓苦?
    顛沛流離,家園破碎,但還是要活著,就算是一片苦海。
    聶家村。
    就是這戰亂的犧牲品。
    在公元935年,後晉建立的前一年,終究還是不可避免的被戰爭給摧毀。
    原本以為自己村落是世外桃源的聶家村人,也就在這一年被迫走上了流亡之路。
    在和平的年代,失去了家園的人尚且很難在外鄉立足。
    何況這是一個戰亂紛紛的年代?
    在一年以後,大多數的聶家村人因為各種饑荒,疾病就已紛紛離世,甚至等不到後晉建立,天子開糧倉,大赦天下的那一天。
    大多一起流亡的聶家村人沒有剩下幾戶了。
    最終都選擇了別的村落,甚至是避世的山野落腳,走到這個小龍鎮的時候,只剩下了聶達仕一家人。
    此時,已是冬。
    白雪飛揚間,聶達仕就扶著一路顛簸,稍顯有些虛弱的妻子,牽著兩個尚且年幼的孩子,站在小龍鎮的門外。
    古老的青石城牆上,小龍鎮三個字龍飛鳳舞。
    在冰冷的天地間,這個靜靜的鎮子竟然有一種安寧溫馨的味道。
    “就是這裡了吧。”聶達仕輕聲開口說到,流離了一年,這是第一個讓聶達仕一眼就喜歡上的鎮子。
    “相公,沿途也不是沒有落腳之地,為何偏偏選擇這樣一個鎮子?沒有土地,我們的盤纏細軟也不多,如何在一個鎮子落腳?”在聶達仕身邊,那個雖然虛弱,卻還是掩蓋不住清秀的女子終於開口了。
    15歲與聶達仕成婚,如今已經過了10年。
    生過4個孩子,在這戰火紛飛的年代,能有兩個成活,已經是不錯的事情。
    25歲依舊很年輕的年紀,只不過在那樣的年代,人早已經滄桑,哪裡看得出來是如此年輕的年華?倒像是接近40歲的婦人了。
    “雖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我好歹也讀了幾年聖賢書。如今新朝建立不過一年,各地還是急需一些讀書人,我謀個差事應該不成問題。”聶達仕有自己的考慮,夫妻感情一向不錯,他輕言細語的安撫著妻子。
    他心知相比於這樣的小鎮,妻子更偏向於找一處安靜的山林,過那隱世的日子。
    從此以後,任何的戰亂也好,盛世也罷,都再與他們家無關。
    可聶達仕做為一個男兒,深知就算歸隱山林,也不是長久之計。
    一家人過日子,不往大了說,就是那米油鹽,哪個又脫得了跟世間的關係?
    再則,想到這裡,聶達仕的目光落在了尚且年幼的兩個幼子身上,和天下的父母一樣,他對自己的幼子有著極大的期許,怎甘心他們就這樣埋沒山林一生?
    如果選擇村落,太容易就家園破碎,大城或許沒有立足的本事。
    反倒是這樣的小鎮,容易避過戰禍,也容易立足於此。
    這就是做為聶家村唯一的文化人,聶達仕的全部考慮。
    這樣一個決定就是命運,當聶達仕協妻帶子進入這個小鎮的時候,他從未想過有什麼妖禍,在身為讀書人的心裡,那只不過是怪力亂神。
    也或許他不曾這麼想,但那些傳說中的存在,離自己的生活不是太遠了嗎?普通的百姓誰會想到這個。
    進入鎮子以後,一切都很平常。
    鎮子中的人比聶達仕想像的還要友好幾分,或許是這樣的小鎮比較偏僻,而且幸運的避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禍的關係吧?
    日子在最初不可避免的有些艱難,但一切也如聶達仕預料的那樣,他很快就以讀書人的身份,又有鄰人的幫助下,在小鎮謀到了一個差事。
    而妻子也憑藉著一手刺繡的手藝,在小鎮也能賺取一些錢財。
    也就這樣,雖然生活還是說不上豐裕,一家人也真的就在小鎮漸漸立足了下來。
    轉眼也就三個秋冬,日子平靜,倒也溫暖,沒有什麼大的變故。
    若說改變,也就是大子在聶達仕的堅持下,小小年紀就入了學堂,原本不欲再要子嗣的夫妻倆在無意中發現,又懷上了一個孩子。
    “既然來了,就是天意,那就要了罷。且莫要再說那生下來送人之事。”在商量了半天以後,聶達仕做出了這個決定。
    “可是相公,如今我們的生活也只能說可以勉強維繫下去。你計劃讓老大,小二都入學,要是再添一張嘴,這日子恐怕...”聶娘子有著深深的憂慮,女人總是對生活更加沒有安全感一些。
    “沒有關係。我的差事不算太忙碌,可以多接一些替人寫信,寫聯子的活兒。另外咱們也幾年也有了幾兩白銀的積蓄。我打聽到,在街口老魯要把自己的鋪子盤出來,因為他要回鄉。我就在想,要不要我們去接了,開個縫衣鋪子,以你的手藝,生意定當不錯。肯定好過你在家零零散散接一些活賺的要多。”聶達仕的言語之間透著一股子輕鬆。
    “啊?相公,此話當真。”聶娘子眼中也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若是可以,誰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人?
    “當然是真,只不過往後的日子,娘子就要辛苦一些了。”聶達仕稍微有些愧疚,心中再歎百無一用是書生,若是昔朝那種盛世,倒也可以去考取一個功名,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今這世道...
    這歎息,聶達仕只能收在了心裡。
    轉眼又是秋,聶娘子的鋪子是順利開起來了,就如聶達仕所預料的那樣,生意是不錯的。
    小鎮的人樸實,哪家的手藝好就選擇哪家,也不存在什麼勾心鬥角,使絆子的事情。
    而聶娘子的肚子也在這個時候一天天的大了起來。
    懷胎十月,聶達仕估摸著到明天開春的日子,自己膝下又要多一個孩子了。
    這一日,聶達仕的差事很早就做完了,早早的告了辭,就回到了家中。
    恰好,這一天聶娘子手中的活計也做完的早,大子上學堂還未回家,小二則是去隔壁那賣點心的鋪子和其他的孩子玩鬧去了。
    夫妻二人難得獨處的時光。
    看著妻子一天天大起來的肚子,聶達仕心中溫暖,忍不住手輕輕的蓋住肚子,說到:“娘子,你覺得咱們下一個孩子,會是兒子還是女兒?”
    “都已經兩個兒子了,這一胎恐怕是女兒。”聶娘子帶著淡然的笑容說到。
    小鎮的日子安寧,這幾年好好養了養,聶娘子的臉上少了很多滄桑,漸漸的白皙起來,倒也恢復了些許青春的光彩。
    聶達仕看得有些發癡,但轉念一想妻子的話,心中又是酸楚,坐下來握住妻子的手說到:“若是沒有三妞和大妞沒有去了,咱們也是有女兒的。也沒有刻意的偏心,甚至比對待小子更加小心,我們還是沒有留住她們。我看,這一胎肯定是個小子,咱們沒有有那丫頭的命。”
    “說什麼呢?”想起過世的兩個女兒,聶娘子眼中也閃過幾絲悲慟,但懷著胎兒,到底不能情緒起伏太大,她趕緊讓自己不要去想了。
    聶達仕也察覺出自己話裡的不妥,趕緊道了個歉,說些別的,又逗樂了妻子。
    就在兩人商量著要給以後的孩子取個什麼名兒的時候,去學堂歸來的大小子風風火火的闖進了屋。
    “娘,娘...,快出來。”孩子清脆的聲音在屋子裡迴盪。
    聶達仕趕緊鬆了妻子的手,擺出了一副威嚴的模樣,出了屋來,一把拉住了急匆匆就要往裡屋闖的大小子,說到:“爹早就跟你說過,言行之中,要知禮且穩厚,你這番大呼小叫,風風火火的樣子,成何體統?”
    大小子是有一些怕聶達仕的,被聶達仕這麼一說,低著頭哪裡敢爭辯半句。
    看孩子也是受教了,聶達仕心緒稍平,這才開口問到:“現在說吧,這麼急叫你娘是為何事?”
    聶達仕只是無心之問,誰知道一問,竟還真問出一件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