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薛剛反唐 > 第三十回 薛剛二掃鐵丘墳 仁傑隱藏通城虎 >

第三十回 薛剛二掃鐵丘墳 仁傑隱藏通城虎

當下仁傑入宮,向武後山呼萬歲,拜伏在地。武後連忙立起,命內侍扶起,賜坐。
仁傑謝恩坐下,道:「張昌宗無禮,該正法斬首,陛下何故赦之?臣已薄責,乞陛下發
出,廢為庶人,以警天下。」武後道:「朕已知道了。國老請回,以後見朕,不必行禮。
不知何故,朕見汝來,滿身發戰,以後只行常禮便了。」叫內侍送國老回府。仁傑謝恩
出宮。自古道,邪不勝正。武後位極人王,淫亂好殺,而獨敬重仁傑,凡仁傑所奏之事,
無不俞允,所以武後篡位二十餘年,年豐歲稔,政治不亂,皆仁傑一人之功也,按下不
表。
且說薛剛一行五人,離了黃草山,直往長安而來。到了七月十五日午刻,來至長安
城外,五人下馬。薛剛分付嘍囉,牽馬在這裡客店歇宿,不可進城,就在此伺候。分付
畢,五人遂步行進城。來至法雲寺,日已沉西,現出一輪明月。這晚正是盂蘭大會,各
庵各寺俱誦經拜讖,施食焰口。這法雲寺乃武後御建,比別處大不相同,更加熱鬧,那
些僧眾忙忙碌碌,俱在各殿上做功德,人山人海,擠擁不動。這法雲寺的寶塔,卻在寺
內殿後一個空園裡邊,無甚熱鬧,所以並無人往來游看,只有兩個小和尚,在塔門首看
守燈火。薛剛五人悄悄來至塔前,兩個小和尚早被吳奇、馬贊抓住了,喝道:「你若喊
叫,咱就殺了你!只說徐千歲的首級在那裡?」唬的小和尚道:「在、在、在第七層塔、
塔、塔上,有一鐵、鐵、鐵匣便是。」徐美祖道:「你引我去取下來,便饒了你。」小
和尚就引了美祖、思泉、薛剛三人走上去,吳奇、馬贊在塔門首守候。當下美祖三人到
了塔頂上,果見一個鐵匣,打開看時,果是兩個首級。美祖拴在腰間,把兩個小和尚也
就殺在塔上,三個送走下塔來。吳奇便問:「有麼?」薛剛道:「有了,走罷。」五人
齊出了法雲寺,直奔鐵丘墳而來。
來至墳邊,見那些查巡鐵丘墳的軍士,俱己睡覺,五人把石碑掇倒,將門上鎖扭去,
開門而進,排下祭禮,五人倒身下拜,放聲大哭。吳奇拜畢,就將金紙取出,在墳前燒
起來了。軍士們看見墳內的火光,一齊喊道:「不好了,薛剛又來了!」四面軍士各取
兵器,團團圍住了鐵丘墳,又有幾個軍士,飛報各衙門去了。墳內五人見軍士圍住,一
齊動手,薛剛是兩條鐵鞭,魏思泉是兩口寶劍,吳奇是兩柄金斧,馬贊是兩把銅錘,徐
美祖是一對銀銅,五人齊殺出墳來,把那軍士殺了五六十個。只見武三思領兵迎面而來,
五人併力衝殺。又見武承嗣、李承業領兵周圍殺來,徐美祖大叫:「走罷!」五人衝開
血路,殺出重圍。看前面又有人馬吶喊殺來,薛剛道:「我們從小路走罷。」一直跑進
小路,不料卻是一條死路,走不出去,兩邊俱是高牆,後面喊聲漸近,美祖道:「路窮
勢急,這當如何?」吳奇道:「牆邊一株大樹,不免爬上去,跳入牆內再處。」
五人一齊爬上樹,跳入牆內一看,卻是一所花園,忽聽得亭子上有人說話,五人悄
悄鑽進假山洞內。看官,你道這花園是那家的?原來是梁國公狄仁傑的。仁傑仰觀天文,
見罡星落於鬥牛之間,算定今夜有兵火之災,當夜聽得吶喊之聲,遂領家童步入園中,
在亭子上閒坐。看見黑影中有幾個人鑽入假山洞去,仁傑叫道:「好漢不必躲我,我是
當朝狄仁傑。」五人聞言,鑽出洞來,來在亭子上,一齊跪下求狄國公救命。仁傑忙扶
起道:「原來是兩遼王后裔,老夫算定今日今時汝等有七日大難,且躲在此間。」又見
徐美祖,問道:「賢侄為何也來在此?」美祖道:「小侄來取家父家叔骨骸,故同此
難。」仁傑道:「可曾取來否?」美祖道:「已取來了。」
仁傑遂設席相待,飲酒之間,說道:「武後氣盛未表,帝星不明,廬陵王尚多患難,
未可舉手。」薛剛道:「小侄欲保廬陵王中興,但恐他忌恨我踢死太子,驚崩聖駕。若
去投他,他若拿我,我就不能脫身了。」仁傑道:「老夫身雖在朝,心中實欲恢復唐家
江山。你若有心中興。老夫當暗裡周全。待過了七日,救你們出去,日後便可保廬陵王
中興了。」說畢酒散。
仁傑對五人道:「列位房屋內宿,恐不穩便,莫若在地窖內存身方妥。」進引五人
到萬花樓下,令人揭起方磚,指地窖道:「此內柴米酒肉水火皆備,請下去、過了七日,
老夫再來奉請。」五人作謝,走下階坡。見地窖內也起三間大房,燈火照耀,如同白日,
果然日用之物件件俱全,遂在內住下。仁傑在上面把方磚蓋好,披髮伏劍,踏著地窖,
蹭罡步鬥,壓鎮五星惡煞,然後自去安寢。不知後來如何,再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