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世說人語 > 呂碧城 >

呂碧城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為龍榆生手編。曾把呂碧城的詞作為三百年詞家的殿軍。碧城,號聖因,安徽旌德人,—八八三年生。為鳳岐太史之女,姊妹四人,惠如任南京兩江女子師範校長、美蓀任奉天女子師範校長、坤秀任廈門女子師範國文教師、碧城則任天津北洋女子師範校長。四人一同從事教育工作,且又以文學著名,尤為難得。碧城參加教育界,有一小小淵源,原來她胸襟開拓,具有新思想,不甘為尋常閨閣中人。某年,她隻身由旌德赴天津,頗思有所作為,奈一無所遇,旅居捨中,很感無聊,她就撰寫一文寄《大公報》,主筆政者英斂之,看到這篇文章,大為賞識,便介紹她和嚴復相見,嚴復也覺得她卓犖不群,因留她居住家中,她從嚴複習邏輯,嚴復又為之推轂,認識了學部大臣嚴修,因此她長北洋師範,乃出於嚴修所舉薦。她曾從樊雲門游,雲門呼之為侄,致碧城信,有:「得手書,知吾侄不以得失為喜慍,巾幗英雄,如天馬行空,即論十許年來,以一弱女子,自立於社會,手散萬金而不措意;筆掃千人而不自矜,乃老人所深佩者也。」雲門的推崇有如此。碧城放誕風流,有比諸紅樓夢的史湘雲,沾溉西方習俗,擅舞蹈,於樂聲琤中,翩翩作交際舞,開海上摩登風氣之先。性愛小動物,養著一對芙蓉鳥,每天親自餵食,又畜一犬,被某西人的汽車所輾傷,她延律師向某西人交涉,並送犬入獸醫院,及愈,交涉才罷。約在—九二五年間,襟霞閣主所編某報上載有《李紅郊與犬》一文,碧城認為故意影射,污辱其人格,訴之於法。襟霞閣主避匿吳中,化姓名為沈亞公,她不知其蹤跡,便登報究緝,謂:「如得其人,當以所藏慈禧太后親筆所繪花卉立幅以為酬。」襟霞閣主終日杜門不出,很感悶損,為消遣計,撰長篇小說《人海潮》一書,半年脫稿,這事後由錢須彌出為調解。碧城有一次赴蘇訪老名士金鶴望,鶴望約她作江鄉之遊,特雇了一汽艇,邀費韋齋、彭子嘉作陪。她曾作歐西之行,撰有《鴻雪因緣》及《歐美漫遊錄》。她晚年究治佛學,室中懸觀音大士像,常以戒殺勸人。她說:「人類侈談美術,圖畫雕刻,一切工藝,僅物質之美,形而上者,厥為美德。」又謂:「世界進化,最終之點曰美,美之廣義為善,其一切殘暴欺詐,皆為醜惡,譬之盜賊其行,而錦繡其服,可謂美乎?況以它類之痛苦流血,供一己口腹之快,醜惡極矣。歐美有禁止虐待牲畜等會,未始非天良上一線之光明也。」第二次歐戰爆發,她由歐洲移居香港,購小洋房於山光道,甚為精美,後又遷居蓮苑佛堂,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四日歿於香港。遺囑:「遺體火化,把骨灰和入麵粉為小丸,拋入海中,供魚吞食。」這和她早年願望有所變易了,原來她游吳中鄧尉,愛香雪海之勝,有「青山埋骨他年願,好共梅花萬祀香」之句。她著有《信芳集》,首列小影,作歐西裝,娟然有風致。又有《曉珠詞》一冊,其跋,也談及她的思想過程,略云:「詞一卷,刊於己巳歲杪,迨庚午春,余皈依佛法,遂絕筆文藝。然舊作已流海內外,世俗言詞,多違戒律,疚焉於懷,乃略事刪竄,重付鋟工,雖綺語仍存,亦蘊微旨;麗情所托,大抵寓言,寫重瀛花月,故國滄桑之感。年來十洲浪跡,瑰奇山水,涉覽略遍,故於詞境,漸厭橫拓,而耽直陟,多出世之想。聞頗有俗傖,揣以凡情,妄構謠諑,爰為詮釋,以辟其誤,西昆體晦,自作鄭箋,恨未能詳也。卷尾若干闋,乃今夏寢疾醫捨無聊之作,遣懷兼以學道,反映前塵,夢幻泡影,無非般若,播梵音於樂苑,此其先聲,儻亦士林慧業之一助歟!」她舊時所作,的確綺語很多,為人所傳誦,如:「來處冷雲迷玉步,歸途花雨著輕綃。」又:「微顰世外成千劫,一睇人間抵萬歡。」又:「人能奔月真遺世,天遣投荒絕艷才。」她姊美蓀,詩才不在碧城下,兩人以細故失和,碧城倦游歸來,諸戚友勸之毋乖骨肉,碧城不加可否。固勸之,她返身向觀音禮拜,誦佛號南無觀世音菩薩,戚友知無效,遂罷。她抱獨身主義,追求她的人很多,她都婉拒。能書能畫,海外無毛筆,即輟止,因此畫幅絕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