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世說人語 > 國學大師唐文治 >

國學大師唐文治

國學大師唐文治,字蔚芝,別署茹經堂主,江蘇太倉人。早年主持上海南洋大學(即交通大學的前身),晚年創辦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桃李門牆,遍及國內外。臨終前,執其得意弟子王蘧常手,含淚嗚咽,謂:「方今國家初創,百廢待興,經濟力量,有所不及。待若干年,國家基礎奠定,資力充足,當局自能想到我所創建的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為國家社會造就大量人才,復校重任落在爾輩身上。」唐文治病逝於一九五四年四月九日。事後,政府撥巨資,在無錫茹經常原址,闢建為「唐文治先生紀念堂」,又在太倉西門明張溥故居的二摟,也闢為「唐文治先生紀念堂」,並請雕塑家劉開渠為之鑄造銅像,以垂不朽。

唐文治

那所國學專修學校,擬改名文治國學院,以上海人文薈集,即設立在上海,一時門生故舊,如王蘧常、顧廷龍、馮其庸、錢仲聯、蔣天樞、張世祿、湯志鈞、蘇淵雷、朱東潤、陳子展、饒宗頤、程千帆、周振甫、翁闓遠、劉旦宅、馬茂元、黃鑒如等,均屬社會知名人士,發起和支持不遺餘力。海外尚有唐驥千、郁增偉等,捐資為助。眾擎易舉,有志竟成,文治大師的宿願,定必見償於目前。

還有一件可喜的事,文治大師對於讀書,甚為講究,得古文家吳汝綸的傳統讀法,我友陳以鴻,親沐他的教澤,謂:「先生隨文體不同及文章性異而改變音調與節奏,首分陰陽,即柔性與剛性,進一步分為太陽氣勢、少陽識度、少陽趣味、少陰情韻四種。讀法有急讀、緩讀、極急讀、平讀等五種。大抵氣勢文急讀。而其音高,識度文緩讀,而其音低,趣味情韻文平讀,而其音平。太陽氣勢文,汪洋恣肆,雄勁奔放,讀時須高亢急驟,酣暢淋漓,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少陰情韻文婉轉纏綿,感人肺腑,讀時須慢聲柔氣,一唱三歎,以達曲折傳情之旨。少陽趣味文,從容閒宕,讀時須舒展自如,不緩不急。最難讀的,是太陽識度文,大都重在說理,潛氣內轉,斂盡鋒芒,讀時既不宜急快,又不可使力量減弱,務必掌握高下疾徐的分寸,把文章的深刻內容,通過優美的聲腔表達出來。」

在四十年代中,上海大中華唱片公司,曾為大師錄製讀文灌音片一套,共十片,極為珍貴。奈因當時錄音和製片技術所限,唱片又不耐久藏,大都模糊失真,茲由門生故舊,出其所儲,東取一鱗,西取一爪,拼拼湊湊,居然合為全璧,由磁帶錄音,使失傳已久的得以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