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學會提問(原書第10版) > 組間差異的替代原因 >

組間差異的替代原因

研究人員想要發現某個事件的一個起因,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組間比較,就像前面提到過的有關母乳餵養的那項研究那樣。比如說,你會經常遇到下面這些組間比較的各種參照:

·研究人員將一個實驗組同一個控制組進行比較。

·一組人接受甲種治療,另一組人則沒有接受這種治療。

·一組有學習障礙的人同一組沒有學習障礙的人進行比較。

當研究人員發現兩組比較對像之間有差異,他們常常得出結論,「這些不同點證明了我的假設」。比如說,一個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一組背痛的病人接受一種新藥的治療後報告說他們的疼痛感減輕了,相比另一組沒有接受新藥治療的背痛病人治療效果要好得多。然後這個研究員就得出結論說這種新藥的使用導致了治療效果的不同。問題是研究組幾乎總是在遠遠不止一個重要方面出現差異,因此研究組之間的差異常常伴隨著多種原因。因此,當你看到持論者利用組間差異的發現來證明一個原因時,記住要常問一句:「有沒有可能存在替代原因也解釋得了這種組間差異?」

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研究,在組間進行比較,盡量找出可以替代的原因。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準備參加一場標準化考試的一部分學生去上了一門專教學生如何應付考試的特別課程,結果,比起那些僅通過複習與考試相關的幾本書來準備同一場標準化考試的學生,他們的得分普遍要高。

我們需要問的問題是:「除了他們準備考試的方式,這兩組學生還有可能在哪些重要方面會有所不同?」你有沒有想到兩組學生之間可能存在以下兩個重要不同點中的任意一個,而這就有可能解釋了考試分數的不同?

·學生經濟背景的不同。也許這門課非常昂貴,只有有錢的學生才上得起。此外,也許付得起這個班學費的那部分學生在參加這場考試之前也能付得起更好的私立學校的學費,因此和那些沒有上這個班的學生比起來,他們享有一個優越得多的起點。

·動力的不同。也許報名參加培訓的學生是那些真正想順利通過考試的學生。只讀幾本書的學生也許對在標準化考試當中拿個像樣的成績並不太感興趣。又或者,也許這些學生選擇的學習方法建立在他們的學習效率上。在班級裡學習效率更高的學生可能更有意向在標準化考試當中取得好成績。

可能你還會想到其他重要的不同點。記住:很多種因素可能引起研究組之間的差異!

注意到組間比較的有些方法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替代原因上要比其他方法優越很多,這是非常有幫助的。要讓你去熟悉所有研究設計的優缺點超出了本書的範圍,但是我們要鼓勵你熟悉各種各樣的研究設計,同時要幫你找出專家們一致認同的最好的組間設計——隨機化實驗設計(randomized experimental design),以便將替代原因減到最少。這種設計常被稱作黃金標準,常常拿一個研究組組對一個實驗性干預的反應,比如說藥物治療,與一個相同的研究組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如何反應進行比較。

這樣的設計將替代原因最少化,因此你應該對由這樣的研究方法支撐的因果結論更有信心。當你評價組間研究的結果時請找找有關這個設計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