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元曲大全集 > 前 言 >

前 言

前 言

唐詩、宋詞、元曲,是鼎立於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而「唐詩」是唐代文學的最高標誌,代表了我國古典詩歌的最高水平,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儘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廣為流傳。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的詩人,像滿天的星斗一般。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還有兩千三百多人。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俗,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的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唐,定型於五代,盛於宋。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奼紫嫣紅、千姿百態,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艷,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番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並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本書所選篇目以普及性為要,挑選可接受性強、淺近明白之作入書,又廣泛借鑒了其他的權威版本。宋詞和元曲的選擇則是對各個時期、各種題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眾家之長。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雜劇,元雜劇文學成就也很高,但我們盡量側重選擇活潑靈動、淺俗直白,並能夠使欣賞者毫無間隔感的元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