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元曲大全集 > 王安石 >

王安石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進士,官至宰相。他大力推行新法,以圖富國強兵,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晚年退居金陵,卒謚文。他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的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為文重視社會意義,講究實用。詞作不多,清新剛健,一洗五代舊習。有《臨川先生文集》。

桂枝香

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1。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2。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3,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4。

img103

【註解】

1故國:即故都,指金陵(今南京)。初肅:天氣剛剛蕭肅。

2練:白絹。簇:箭頭,形容山勢峻峭。

3門外樓頭:用唐杜牧詩《台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典故。

4後庭遺曲:指陳後主所作的歌曲《玉樹後庭長》。

【賞析】

這首詞上闋描寫金陵的壯麗景色;下闋通過懷古譴責六朝君主「繁華競逐」,相繼覆亡,寓傷時之意。作者素有矯時匡世之志,主張改革政治。詞中感喟當朝不修政事,武備衰弛,實有借助歷史警戒當朝之意。

千秋歲引

別館寒砧1,孤城畫角2,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颱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閒卻。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

img104

【註解】

1砧:古時搗衣用的砧子。古人有秋夜搗衣,遠寄邊人的習俗,因而寒砧上的搗衣之聲便成了離愁別恨的象徵。

2畫角:古代軍中樂器,其音哀厲清越,高亮動人。

【賞析】

這首遣懷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懷。王安石政治上受挫後,不免有所反思,覺得被名利所縛,誤了享受生活。全詞語言平直,淡雅逸遠,辭意蘊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