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元曲大全集 > 李清照 >

李清照

李清照

(1084—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幼年時就富有才學。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屏居鄉里十年。政事之餘,夫妻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著有《金石錄》,考證甚精。丈夫死後,她流寓越州、杭州,晚居金華。其詞為宋代大家。人稱李清照是「國破家亡夫死詞存」。前期詞多涉閨情相思,不乏優美之作。南渡後,故土之思與身世之感入於所作,風格變為低回婉轉,淒苦深沉,有社會意義。論詞有「別是一家」之說,善於創意出奇,以白描手法塑造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在詞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詞集有《漱玉詞》。

醉花陰

img129

薄零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1。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2,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3。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註解】

1瑞腦:即龍腦,香料,舊稱冰片。金獸:獸形銅香爐。

2玉枕:石或瓷枕的美稱。

3暗香:指菊花的幽香。

【賞析】

這是一首閨情詞。上闋寫秋日無聊秋夜涼,孤寂之感油然而生。下闋寫重陽賞菊獨酌。「人比黃花瘦」之句含蘊豐富,將高潔的品格,離思的深情盡融其中,獨具藝術魅力。

永遇樂

落日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1?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2,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3,簇帶爭濟楚4。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註解】

1次第:轉眼。

2中州:今河南。河南為古豫州地,居九州之中。

3捻金:以金線捻絲。

4濟楚:整齊、美麗,宋時俗語。

【賞析】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流離南方,逢元宵節時的感舊之作。她用細緻的筆觸追憶緬懷汴京元宵節的歡樂情景,並與目前的淒涼心情相對照。抒發了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同時寄寓了對故國深切的眷戀,抒發了對於國事日衰的沉痛感慨。語言雅俗相濟,煉句精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1!

【註解】

1次第:情形,光景。

【賞析】

這是作者晚年的一篇傑作,也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之一。詞中表現她南渡之後的生活境況和淒苦的內心世界。死別之永恆、長久的寂寞、喪夫之痛、國家殘破、故土難回,各種痛苦和哀愁混凝交織,沉痛無比。詞中運用雙聲選字,使節奏、情調、氣氛相切合,情景交融,真切委婉、傾瀉無遺地表現作者孤寂憂鬱的情緒,文淺情深。

img130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1,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2,載不動,許多愁。

【註解】

1物是人非:風物依然,時勢人事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雙溪:江名,在今浙江金華城南。舴艋舟:小船。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避難金華時所作。當年詞人53歲,處於國破家亡流離異鄉的境地。詞情悲苦淒切,曲折多變地表露出作者的憂愁與苦悶。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摧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上闋抒傷春之情,下闋寫傷別之愁。語言舒緩自如,委婉沉鬱,神韻悠悠。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1,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2。

【註解】

1簟:竹蓆。

2「此情」三句:范仲淹《御街行》詞有「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句。

【賞析】

這首詞寫作者懷念離家遠行的丈夫。上闋寫獨上蘭舟排遣愁思。下闋移情入景,直寫相思。全詞語淡情深,語意飄逸,含蓄不盡。

點絳唇

img131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人來,襪剷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賞析】

這首詞寫詞人少年時的歡樂生活。上闋寫蕩完鞦韆後的情態,下闋寫見到來人的心理活動和動作。語言輕靈明快,形象生動活潑,真實而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天真浪漫、感情豐富而略帶矜持的少女形象。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1!

【註解】

1綠肥紅瘦:綠葉增多,紅花減少。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惜春的小令。篇幅雖小,卻意味雋永,抑揚頓挫,將憐花惜春的情致抒發得淋漓盡致。

玉樓春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籍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賞析】

這是一首詠梅的詞作。上闋寫紅梅含苞欲放時的情態神韻。下闋寫詞人感時傷懷的愁緒。詞人以迴環的筆調由寫梅到寫己,抒發複雜豐富的情感,寄寓了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