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元曲大全集 > 王沂孫 >

王沂孫

王沂孫

(1240—1290),字聖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宋亡後,曾與周密、張炎、仇遠等人結詞社。以詠物見長,但意旨隱晦,詞情哀苦,表現了文人懷念故國的深長憂思和無力悲歎。

眉嫵

新月

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1,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料素娥、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

千古盈虧休問。歎慢磨玉斧,難補金鏡2。太液池猶在3,淒涼處、何人重賦清景?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雲外山河,還老盡桂花影4。

img163

【註解】

1拜:拜月。唐代有拜新月的習俗,宋代相沿。

2金鏡:喻月亮。

3太液池:本在漢代長安建章宮北,唐宮中仍其名。此處借指南宋宮中池苑。

4桂花影:傳說月亮裡有桂花樹,因此用桂花影喻指月影。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借詠新月寓托故國覆亡的沉痛感情。詞中由月之圓缺聯想到人之悲歡離合,再由人之悲歡離合進一步延伸到國家的興亡。全詞引典設喻,語意雙關,抒發了深摯的愛國情思。

天香

詠龍涎香

孤嶠蟠煙1,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汛遠槎風2,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瓷候火3,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雲氣。

幾回img164嬌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尊前舊風味。漫惜余薰,空篝素被。

【註解】

1嶠:山尖而高。

2槎:水中浮木。

3候火:及時之火。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作者通過對這種名貴的龍涎香敏銳而獨特的感受和想像,暗寓對故國的懷念。辭采精麗,語言凝練,意味深長。

高陽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管玉春葭。小貼金泥2,不知春在誰家,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遮。但淒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怎得銀箋,慇勤與說年華。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

【註解】

1周草窗:作者詞友周密。

2小帖金泥:古代風俗,立春日貼「宜春帖子」。帖子上或寫「宜春」二字,或寫詩句。金泥是在綾羅、紙或物上用金屑描寫圖案或寫字。

【賞析】

這首詞是答和南宋著名詞家周密的。上闋寫友人遠遊未還,思念和孤獨、淒涼的心情。下闋詞人翹首無涯,盼友人歸來,卻遠隔天涯,相會無期。詞作寄意深遠,委婉纏綿,感人至深。

醉蓬萊

歸故山

img165

掃西風門徑,黃葉凋零,白雲蕭散。柳換枯陰,賦歸來何晚!爽氣霏霏,翠娥眉嫵,聊慰登臨眼。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

數點寒英,為誰零落,楚魄難招,暮寒堪攬。步屧荒籬,誰念幽芳遠。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試引芳樽,不知消得,幾多依黯!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辭去「慶元路學正」的職務,回到故鄉紹興所作。上闋寫故鄉的秋景,反映了作者落寞的心境。下闋寫四周所見,表現了詞人萬端的愁思。

齊天樂

一襟餘恨宮魂斷1,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暗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

銅仙鉛淚似洗,歎移盤去遠,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餘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淒楚。漫想薰風,柳絲千萬縷。

【註解】

1宮魂斷:齊王后幽怨而死,屍變為蟬。

【賞析】

此詞借詠殘秋之哀蟬,抒寫亡國之痛。詞中借蟬為齊女所化的傳說比擬南宋后妃,寫她們化蟬之後向人訴說離愁和淒楚動人的情景。語調淒切,情致哀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