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元曲大全集 > 馬致遠 >

馬致遠

馬致遠

(約1250—1324),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他寫過雜劇,與關、白、鄭並稱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豪邁、清逸,有「元人第一」的美譽。曲中有「恨無上天梯」的憂憤,有「西村最好幽棲」的閒逸,有「斷腸人在天涯」的淒涼,更有「百歲光陰如夢蝶」的惆帳與曠達。

水仙子

和盧疏齋西湖

春風驕馬五陵兒1,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2。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山過雨顰眉黛3,柳拖煙堆鬢絲4,可喜殺睡足的西施。

【註解】

1五陵兒:指官宦子弟。五陵,在長安,有漢代五位皇帝陵墓,為豪貴聚居之地。

2管弦觸水:樂聲在湖上飄蕩。鶯花市: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地方。

3顰:皺眉頭;黛:畫眉用的顏料。

4柳拖煙堆鬢絲:形容飄拂如煙的垂柳,好像美人蓬鬆的鬢髮那樣柔美。

【賞析】

前三句寫西湖繁華,抓住了遊人在春風暖日中徜徉之感受。突出一個「鬧」字,管弦、鶯歌,更是花團錦簇;「不知音」二句乃言西湖春景之「宜」,即所謂「宜晴宜雨」,「宜酒宜詩」等等;最妙自然還在末三句,春之西湖與睡足了的西施醒來之比並,真可謂神來之筆,大可玩味。

撥不斷

菊花開,正歸來1。伴虎溪僧、鶴林友、龍山客2;似杜工部、陶淵明、李太白3。有洞庭柑、東陽酒、西湖蟹4。哎,楚三閭休怪5!

img196

【註解】

1菊花開,正歸來:暗用陶淵明隱居時「松菊猶存」典。見《歸去來辭》。

2虎溪僧:虎溪在東林寺前,晉代高僧慧遠曾居東林寺,因稱之為「虎溪僧」。據說他送客從不過虎溪,獨送陶淵明、陸靜修,因話語投機,無意中過了虎溪,忽聞虎吼,三人便大笑而別,後人稱為「虎溪三笑。」鶴林友:指鶴林寺的高僧。鶴林寺在江蘇丹縣鶴山下。龍山客:用晉孟嘉故事。桓溫九月九日在龍山宴客,風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應對裕如。

3杜工部:即杜甫,他曾為檢校工部員外郎。

4洞庭柑:太湖中有東西二洞庭山,盛產柑。東陽酒:又稱金華酒,當時浙江金華地區所產的酒享有盛譽。

5楚三閭:屈原,曾為楚三閭大夫。

【賞析】

三個十字句形成鼎足對,每個十字句中又分別由三個鼎足而對的詞語構成,朱權稱這種巧體對式為「燕逐飛花對」。可見馬致遠是思想內容與技巧形式並重的。

撥不斷

酒杯深,故人心1,相逢且莫推辭飲。君若歌時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2。醉和醒爭甚?

【註解】

1酒杯深,故人心:用前蜀韋莊《菩薩蠻》詞意:「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2屈原清死由他恁:屈原為「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而死,由他那樣去吧。意即屈原的行為是不值得傚法的。這其實是作者的憤激之詞。恁,那樣。

【賞析】

乍看上去,馬致遠彷彿對屈原的「清死」不以為然,相反,倒贊成漁父糊里糊塗地隨波逐流的說法。細味之,曲中全是激憤之極的牢騷語,勸飲背後是無力改變現實的痛苦與無奈。

落梅風

遠浦歸帆

夕陽下,酒旆閒2。兩三航未曾著岸3。落花水香茅舍晚4,斷橋頭賣魚人散。

img197

【註解】

1浦:水濱。此曲系《壽陽曲·瀟湘八景》組曲八首中的第二首。

2酒旆:掛在酒店門前用來招徠顧客的幌子。閒:安靜。指風息了,酒旆不再招展、飄舞。

3航:航船。著岸:靠岸。

4落花水香:繽紛的落花,染得水面一片芳香。

【賞析】

該令曲描繪黃昏江邊漁村景象,淡遠幽靜,蕭疏清曠,猶如一幅水墨畫。「閒」字和「散」字,則平添了幾分淒寂,悄然透露出作者的出世之想,以及其恬淡超然的意緒,與元代文人畫的韻味息息相通。

落梅風

心間事,說與他。動不動早言兩罷1。罷字兒磣可可你道是耍2,我心裡怕那不怕?

【註解】

1兩罷:指男女雙方斷絕愛情關係。罷,罷休。

2「罷字兒」句:說一個「罷」字實在叫人害怕,你卻只當是開玩笑。磣可可:淒慘害怕的樣子。

【賞析】

此曲描寫兒女情態,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字雖少,卻把這種情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落梅風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時一般孤另1。

img198

【註解】

1末二句:梅花婆娑弄影,彷彿在取笑女子的獨守空閨。待到明月西沉,梅花也一樣孤零零地無人伴陪。李白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張先詞:「雲破月來花弄影。」梅花有月、影相伴,因此可以笑人。

【賞析】

梅花反襯出人的孤獨,寂寥,而人的遷怒於梅花,雖語近荒誕,卻非常有趣。稱得上是出乎尋常意想之外,卻在人情物理之中。最妙在末句,大有「君莫舞,玉環飛燕皆塵土」之慨,閨中人對「窗外玉梅」冷言道「莫太得意了,月落之後,你也弄不成影了,那時你我同樣孤苦零丁!」十分詼諧。

落梅風

實心兒待,休做謊話兒猜。不信道為伊曾害1。害時節有誰曾見來?瞞不過主腰羅帶2。

【註解】

1伊:你。女主人公稱她的情人。害:害病。此處指為思念對方而痛苦不堪。

2主:掌管。主腰羅帶即繫腰的羅帶。這句是說自己為相思所煎熬,肌膚瘦損,只有繫在腰間的羅帶知道。

【賞析】

該曲寥寥數筆,追魂奪魄,寫出了癡情男女之神韻。是情詩愛曲中的佳作。

落梅風

薔薇露,荷葉雨,菊花霜冷香庭戶。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時辜負1。

【註解】

1薄情:指情人。因心有所怨,故稱。四時辜負:辜負了四季美好風光。按,前四句薔薇、荷葉、菊花、梅梢,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時景色。

【賞析】

小曲一句不閒,寫的是四季閨怨。前四句為末句造足了蓄勢,因此末句一出,便令人黯然。

落梅風

因他害,染病疾,相識每勸咱是好意1。相識若知咱就裡2,和相識也一般憔悴3。

【註解】

1相識每:朋友們。每:們。

2就裡:內裡原由。

3和:連。一般:一樣的。

【賞析】

戀愛體驗各有各的委曲,各有各的隱衷,別人相勸往往是點不到當事者的內心深處。曲以自己相思之苦的不可言傳,墜入愛情漩渦而難以自拔,以及害相思病之後的身心憔悴,傳達出愛的微妙與痛苦,相知姐妹的善意相勸,有如藥不對症,是難以奏效的。

小桃紅

img199

畫堂春暖繡幃重2,寶篆香微動3。此外虛名要何用?醉鄉中4,東風喚醒梨花夢。主人愛客,尋常迎送,鸚鵡在金籠。

【註解】

1此曲系《小桃紅·四公子宅賦》組曲之一。

2畫堂:漢代宮中的殿堂,後泛指華麗的堂捨。繡幃:繡花的幃帳。

3寶篆香:指香煙繚繞上升,如同篆形文字。

4醉鄉:指沉醉的狀態。

【賞析】

該令曲意甚朦朧。四首重頭曲聯繫起來看,除了詠歎四季流轉、光陰易逝之意外,也有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緒。

金字經

絮飛飄白雪,鮓香荷葉風1。且向江頭作釣翁。窮,男兒未濟中2。風波夢,一場幻化中3。

【註解】

1絮飛飄白雪,鮓香荷葉風:從荷塘水面拂過的清風中,彷彿帶有糟魚的香氣。鮓,醃製的魚。

2窮:困窘、不得志。未濟中:沒有實現自己抱負的時候。濟,成功。

3「風波夢」句:指人世的興衰榮辱動盪不定,都如春夢,不過是一場虛空縹緲的變化罷了。

【賞析】

漁父、釣翁,還有山樵、野叟,在詩詞曲中已然符號化了,均不過是出世之想的指符而已。此曲借釣翁攄發憤世、歎世之感,未必真的作者就去做了釣翁。

金字經

夜來西風裡,九天雕鶚飛1。困煞中原一布衣2!悲,故人知未知?登樓意3,恨無上天梯!

【註解】

1九天:舊說天有九重,九天指極高之天空。雕鶚:一種猛禽,通稱魚鷹。漢末孔融《薦彌衡表》:「鷙鳥累百,不如一鶚。」後世因以鶚比喻傑出人才。

2布衣:平民,多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3登樓意:漢末王粲遭亂流離,避難荊州,久不受劉表重視,於是作《登樓賦》,抒發其才能難展的悲憤和思鄉情緒。

【賞析】

鄭德輝有《王粲登樓》雜劇,借王粲之口,對元代的用人制度,幾近破口大罵。可與馬致遠此曲對讀發明之,此曲借詠王粲登樓,實是直攄胸臆之懣。

折桂令

歎世

咸陽百二山河1,兩字功名,幾陣干戈2。項廢東吳3,劉興西蜀4,夢說南柯5。韓信功兀的般證果6,蒯通言那裡是風魔7!成也蕭何,敗也蕭何8,醉了由他!

img200

【註解】

1咸陽:秦國都城,舊址在今陝西長安縣西的渭城故城。百二山河:形容秦地勢險要,二萬兵力可抵諸侯百萬(或說百萬可抵二百萬)。

2干戈:指戰爭。

3項廢東吳:項,指項羽,他是秦末起義軍領袖,滅秦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後被劉邦兵困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自刎於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北)。他的敗亡都是在古東吳之地。

4劉興西蜀:指劉邦被封為漢王,利用漢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戰勝項羽。

5夢說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說,淳於生晝夢入大槐安國,被招為駙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太守,享盡榮華富貴。醒來才知是夢,所謂大槐安國,原來是宅南槐樹下的蟻穴。此三句是說劉項相爭,楚漢興亡也不過是南柯一夢。

6「韓信」句:韓信輔佐劉邦奪得天下,後來被呂後設計殺害。兀的般:這般。證果:結果。

7「蒯通」句:蒯徹,曾勸韓信背漢自立,韓信不聽。他怕受牽連,就假裝瘋癲。後韓信為呂後所斬,臨刑前歎曰:「悔不聽蒯徹之言,死於女子之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8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值因蕭何的推薦被劉邦重用,後來呂後殺韓信,又是蕭何獻的計策。

【賞析】

元人每每如此。無名氏有《賺蒯通》雜劇,用意與此略同。元代士人在沉抑下僚、志不得伸的嚴酷現實面前,往往由感慨悲憤轉為哀歎、虛無,歷史與現實都在為種虛地中變得意義模糊了。

撥不斷

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塚1。一場惡夢!

【註解】

1「禾黍高低」二句:借用唐代許渾《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六代宮。」是說六代豪華的宮殿如今都變成廢墟,長滿禾黍;昔日官僚們的墳墓上,也長滿了楸樹和梧桐。六代,即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朝。揪梧,塞地上的樹木。塚,墳墓。

【賞析】

此曲已由一般地否安仕途進取,進而否定了一切王圖霸業,彷彿是對歷史興亡的徹底虛無主義。

撥不斷

莫獨狂1,禍難防。尋思樂毅非良將2,直待齊邦掃地亡,火牛一戰幾乎喪3。趕人休趕上4。

【註解】

1獨狂:自以為了不起。

2樂毅:戰國時人。燕昭王時,燕、趙、魏、韓、楚五國聯合伐齊,以樂毅為上將軍,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後來燕惠王即位,聽信齊國的反間計,改派騎劫接替他的職務。他只好出奔趙國,後死於趙。

3火牛一戰:樂毅被撤換後,齊國將領田單用火牛陣大破燕軍,一舉收復了淪於燕國的70餘城。

4休趕上:即不可窮追不捨。

【賞析】

該令曲借詠史以寓現實感發:以為凡事須留有地步,不可逞強太過。而過猶不及,事物有可能向其反面發展。

慶東原

歎世

明月閒旌旆1,秋風助鼓鼙2,帳前滴盡英雄淚。楚歌四起,烏騅漫嘶,虞美人兮3!不如醉還醒,醒而醉。

img201

【註解】

1旌旆:旗幟。

2鼓鼙:軍中戰鼓。

3「帳前」四句:寫項羽被困垓下,英雄末路的情景。《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項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賞析】

此亦詠史篇,大半楚漢相爭熟事。其要旨在末二句,必欲將歷史興亡一發模糊了去。

清江引

野興二首

樵夫覺來山月底1,釣叟來尋覓。你把柴斧拋,我把魚船棄。尋取個穩便處閒坐地2。

【註解】

1覺來:醒來。

2穩便處:安穩、方便的地方。閒坐地:閒坐著。此處「地」字為語助詞,其意義相當於「著」。

綠蓑衣紫羅袍誰為你1?兩件兒都無濟2。便作釣魚人3,也在風波裡。則不如尋個穩便處閒坐地。

【註解】

1綠蓑衣:為漁樵農夫的衣飾。紫羅袍:貴宦的象徵。唐制,三品以上服紫。

2無濟:無用,無價值。

3便:即便。

【賞析】

無窮苦悶是深藏於曲中的,曲折透出的仍是一種對現實的萬般無奈。《桃花扇·餘韻》是受到了此二曲的啟發,一漁一樵話興亡,終覺「避禍今何晚,入山昔未深」,作鳥獸散狀了。

四塊玉

天台路

採藥童,乘鸞客2。怨感劉郎下天台,春風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見開。命薄的窮秀才,誰教你回去來?

【註解】

1天台: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縣北。據《太平御覽·天台二女》載,劉晨、阮肇入天台採藥,迷不得返,遇二女子,邀至其家,留半年,懷鄉思歸。及歸,鄉邑零落,已歷十世。後復入天台,則失二女所在。

2乘鸞客:《列仙傳》載,秦有蕭史善吹簫,與秦穆公之女弄玉結為夫婦。簫史教弄玉作鳳鳴,引鳳止其屋,夫婦俱乘鳳凰升天而去,因鸞鳳同類,後世因以「乘鸞」比喻神仙伴侶。

【賞析】

這首曲令的經典之處就在於結尾的兩句。劉阮二郎既已入神仙境地,何苦還要回到早已零落的故鄉呢?所謂「天下台」後,人不在,花不開,一片蕭索,滿眼淒涼,映射的恰恰是對現實人生的厭倦,曲折反映的正是元代士人的出世之想。

四塊玉

馬嵬坡

睡海棠2,春將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3。《霓裳》便是中原患4。不因這玉環,引起那祿山5,怎知蜀道難6?

img202

【註解】

1馬嵬坡:在今陝西興平縣西北。楊貴妃被縊死於此。

2睡海棠:喻楊貴妃。有一次楊貴妃醉酒未醒,玄宗召見她,侍兒扶她前來,只見她醉態嫵媚,唐玄宗笑稱她為「海棠睡未足」。

3明皇:即唐玄宗。

4霓裳:霓裳羽衣舞,唐代樂舞名。楊貴妃善舞此曲。

5玉環:楊貴妃字玉環。祿山:安祿山,他的叛亂致使唐朝由盛轉衰。

6蜀道難:指安祿山攻入潼關,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

【賞析】

馬致遠令曲似有譴責之意,以為釀成「安史之亂」,責在李、楊的窮奢極欲,有詠史警世意味。馬致遠這樣寫,曲折流露出潛在民族意識,因為安祿山一向是被稱作「胡兒」的。

四塊玉

洞庭湖

畫不成,西施女,他本傾城卻傾吳2。高哉范蠡乘舟去,那裡是泛五湖?若綸竿不釣魚3,便索他學楚大夫4。

【註解】

1洞庭湖:太湖的別稱。春秋時,越王勾踐敗於吳國後,命大夫范蠡在民間求得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吳王迷戀西施美色,荒於國政,後被越國所亡。吳亡後,范蠡為遠禍全身改名鴟夷子皮,攜西施泛舟西湖,離越遠去。此曲即詠此事。

2傾城:《漢書·外戚傳》引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形容絕色女子有傾覆國家的力量。

3綸竿:釣竿。釣魚:指退隱江湖。

4便索:就須,就要。楚大夫:指屈原,曾為楚國三閭大夫,後投江而死。

【賞析】

文種曾與范蠡共輔勾踐滅吳復國,然他沒有像范蠡一樣激流勇退,結果被勾踐賜劍而死。小令是范蠡而非屈原,無非是倡隱,詠史終歸還要落腳於現實思考的。此外,馬致遠有貢也頗有學問。

四塊玉

臨邛市

美貌娘,名家子2,自駕著個私奔車兒。漢相如來做文章士3,愛他那一操兒琴4,共他那兩句兒詩5。也有改嫁時。

【註解】

1臨邛市:在今四川邛崍縣。漢武帝時,臨邛富豪卓王孫,有女文君,寡居在家。司馬相如慕其才貌,趁卓家宴飲之機,以琴心挑之,文君心動,夜奔相如。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img203

2名家子:名門之女。指卓文君。

3便做:僅僅是,只不過。

4一操兒:一曲。

5句兒詩:指司馬相如吟詠《鳳求凰》詩句:「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賞析】

這首小令借司馬相如這位「文章士」的得意於當時而自況,大有過屠門而大嚼意味。自然也流露出生不逢時之歎。假使司馬相如生於元代,他的命運會怎樣呢?曲子的韻外之致大約在此。

四塊玉

歎世三首

帶野花,攜村酒,煩惱如何到心頭?誰能躍馬常食肉1?二頃田,一具牛,飽後休。

【註解】

1「誰能」句:意為有幾人能做高官受厚祿呢。躍馬,象徵官宦的威儀。食肉,指享受優厚的俸祿。古代稱享受厚祿的官員、貴族為「肉食者」。

佐國心1,拿雲手2。命裡無時莫剛求3,隨時過遣休生受4。幾葉綿,一片綢,暖後休。

【註解】

1佐國心:輔佐君王安邦治國之心。

2拿雲手:比喻志向遠大,本領高強。拿雲,上干雲霄。

3剛求:硬去追求。剛,硬、偏的意思。

4過遣:生活、過日子的意思。生受:找麻煩、自討苦吃的意思。

帶月行,披星走。孤館寒食故鄉秋1,妻兒胖了咱消瘦。枕上憂,馬上愁2,死後休。

img204

【註解】

1寒食:節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說兩天)。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樹焚死,就定於是日禁火寒食。

2枕上:指睡夢中。馬上:指為謀衣食,跋涉於旅途。

【賞析】

這三首曲令以隱逸為尚,大有逃世一避世之嫌,甚至有大倡飽食終日、不思進取的消極意味。它折射出元代士人萬般無奈、異常痛苦的複雜的內心世界。倘若真的認命了,滿足了,怕是就連歎息也都不會了。

天淨沙

秋思

枯籐老樹昏鴉2,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註解】

1這是元人寫自然景物的名曲。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小令定格》說此曲為「秋思之祖」。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它「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一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顧曲麈談》也說它「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模仿此曲,而終無如此自然,故余以為不可及者此也」。

2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賞析】

遊子天涯之作,歷代之乏,而此曲能出人頭地,實與特定時代的精神氣候息息相關。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漢族士人皆有「客寄」之感,亦可謂之「天涯之愁」。全曲二十八字,且全用名詞,不用一個動詞,亦令人擊節讚賞,拍案叫絕,可謂空前絕後,罕有其匹者。

撥不斷

立峰巒,脫簪冠1。夕陽倒影松陰亂,太液澄虛月影寬2,海風汗漫雲霞斷3。醉眠時小童休喚。

【註解】

1脫簪冠:脫下官帽。簪,固定髮髻或冠帽的長針。冠,帽子。此處簪冠指官吏所戴的帽子。

2太液:漢武帝興建的宮苑池名。這裡指空闊的湖泊。澄虛:指倒映在水中的天空澄澈空明。虛,天空。

3汗漫:漫無邊際的樣子。雲霞斷:雲霞被吹散消失。斷,盡。

【賞析】

從夕陽松影到月影寬闊,可看出時間的流逝,而「海風汗漫」,則是心胸放曠後的一種物我皆忘的感覺了。寥寥數語,意境宏闊,景象與心境相表裡,於孤獨中概見卓然獨立的人格精神,不啻為高士造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