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白朗寧夫人愛情十四行詩詩集 > 42 >

42

「未來啊,你怎麼樣臨摹,也描不成

我過去的樣本了,」有一回我寫下那句話

以為守護在我身邊的天使會同意

我這話,把仰天呼籲的眼光投向那

高居玉座的上帝。待我回過頭來,

看見的卻是你,還有你我的天使

結伴在一起!一向為哀怨、病痛

所折磨,我就把幸福抱得那麼緊。

一見了你,我那根朝拜的手杖

抽了芽、暴出了綠葉,承受著清晨的

點點露珠。如今,我再不想重複

我生命中前半的樣本,讓那些反覆

吟歎、捲了角的書頁放過一邊吧,

我給我重寫出新的一章生命!

  1. 女詩人曾有過沉浸在母愛和幻想中的快樂的童年生活,參閱第26、33首詩。白朗寧曾說,這第42首詩(原名《過去和未來》)是使他最受感動的一首詩。​

    ​​​​​​​​​​
  2. 壓參閱王爾德《雷亭監獄之歌》iv.15:
    誰能說得準基督將借
    怎樣的奇跡而顯現他的意旨?
    自從那朝拜者手持的節杖
    當著教王的面綻出了花葉。
    這故事出於湯霍澤(Tannhauser)的傳說。湯霍澤,十三世紀德國宮廷詩人,曾遍游德國各地;在十六世紀德國歌謠中,他受愛神維納斯的誘惑,和她在仙境中同居一年,後來受到良心譴責,擺脫淫樂生活,回到人間,去羅馬朝拜教皇,乞求赦罪;教皇斷然拒絕,宣佈除非本人手持的節杖重又暴芽,他的靈魂方能得救。湯霍澤絕望而去,仍回到愛神維納斯的懷抱。第三天,教皇的節杖果然抽芽發葉,派人四出尋找,湯霍澤已不知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