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再別康橋:徐志摩詩選 > 秋月 >

秋月

一樣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為我們都在抬頭看——

看它,一輪腴滿的嫵媚,

從烏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雲堆裡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圓。

它展開在道路上,

它飄閃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盤結得如同憂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萬千的城磚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撫摩著

錯落在城廂外內的墓墟,

在宿鳥的繼續的呼聲裡,

想見新舊的鬼,

也和我們似的相依偎的站著,

眼珠放著光,

咀嚼著徹骨的陰涼;

銀色的纏綿的詩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飛舞。

聽那四野的吟聲——

永恆的卑微的諧和,

悲哀揉和著歡暢,

怨仇與恩愛,

晦冥交抱著火電,

在這幽絕的秋夜與秋野的

蒼茫中,

「解化」的偉大

在一切纖微的深處

展開了

嬰兒的微笑!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是以童稚之心寫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以豪蕩之情寫月。中國文學,歷來與「月」有著不解之緣,古今文人,也為「月」灑下過無數珠玉般美麗的詩句。徐志摩的這首詩,也是寫月,然而他寫的月,和其他詩人的月都不同,他的月,是帶有佛性之慈悲的月,是包孕一切、溶解一切的月。這月,「展開在道路上」,「飄閃在水面上」,城磚墓墟、宿鳥夜鬼,無不籠罩其中。這月,將一切籠罩在自己的蒼茫之中,在「一切纖微的深處」「解化」著偉大。這月,就是「嬰兒的微笑」——不含一絲雜質,孕育一切希望,包孕永恆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