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再別康橋:徐志摩詩選 > 蓋上幾張油紙 >

蓋上幾張油紙

一片,一片,半空裡

掉下雪片;

有一個婦人,有一個婦人,

獨坐在階沿。

虎虎的,虎虎的,風響

在樹林間;

有一個婦人,有一個婦人,

獨自在哽咽。

為什麼傷心,婦人,

這大冷的雪天?

為什麼啼哭,莫非是

失掉了釵鈿?

不是的,先生,不是的,

不是為釵鈿;

也是的,也是的,我不見了

我的心戀。

那邊松林裡,山腳下,先生,

有一隻小木篋,

裝著我的寶貝,我的心,

三歲兒的嫩骨!

昨夜我夢見我的兒

叫一聲「娘呀——

天冷了,天冷了,天冷了,

兒的親娘呀!」

今天果然下大雪,屋簷前

望得見冰條,

我冷冰冰的被窩裡摸——

摸我的寶寶。

方纔我買來幾張油紙,

蓋在兒的床上;

我喚不醒我熟睡的兒——

我因此心傷。

一片,一片,半空裡

掉下雪片;

有一個婦人,有一個婦人,

獨坐在階沿。

虎虎的,虎虎的,風響

在樹林間;

有一個婦人,有一個婦人,

獨自在哽咽。

這首詩的內容很簡單,講述的是一個婦人在風雪中哀泣自己昨夜被凍死的孩子。詩人先是將筆觸放在「一片,一片」的雪花上,在雪花中,在台階上,坐著一位「獨自在哽咽」的婦人;隨著復沓迴環的詩句的演進,我們瞭解到,原來婦人在為夭折的兒子哭泣。通讀全詩,再回過頭來讀那一句「天冷了,天冷了,天冷了,/兒的親娘呀!」著實讓人心中酸痛。母親無力在寒冷的冬夜蓋上厚厚的被褥,卻只能在孩子被凍死後「買來幾張油紙」「蓋在兒的床上」,此中傷痛,怎不令人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