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最後的王公 > 最後的王公 第五十二章 >

最後的王公 第五十二章

整整三天,他閉門不出。傢人們豎著耳朵等他發話去找明月姑娘。他若是不說話,他們斷不敢去,夫人有多厲害,誰看不見?王爺又能拿她怎麼樣,他欠瞭她一個女兒啊。

到底在一天下午,王爺自己從房子裡面出來瞭,眼窩深陷,臉頰消瘦,看上去能老瞭五歲,名人理發剃須,說要出門,不用備車,自己走著去。

沒人敢問,都在心裡面想,可是要找明月姑娘去嗎?找得回來又往哪裡安置呢?

南一正在辦公室裡面謄寫稿子,同事跟她說有位先生來找,她正想昨天剛跟那董紹琦吃瞭火鍋,怎麼他今天又來她辦公室瞭?出去一看,竟是顯瑒。

他原本坐在會客廳裡正對門的沙發上,見她過來,站起身來,笑瞭笑:“你好,南一。”

南一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人啊,累。跟她從前見到的時候不太一樣,眉毛鼻子眼睛嘴都是英俊好看的,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神情不那麼厲害瞭。同樣的一張面孔,從前因為眼睛太亮太聰明,表情太傲慢,讓人想看又不敢。眼下呢,他竟站起來跟她打招呼,這,這可折煞她瞭。

南一把自己那雙汗津津的手在袍子上面用力的擦瞭擦,想要伸出去握手,覺得禮數不對,又縮瞭回來,彎腰低頭,畢恭畢敬:“您好。”

“有時間?我想要跟你談談。”

“有時間的。我給您倒茶去。”客氣瞭又後悔,辦公室隻準備瞭細碎茶葉沫子“滿天星”。

“白水就行,正好口渴瞭。”他說。

南一倒瞭溫熱的白開水,他喝瞭一大口,杯子放回桌面上,半晌才開口:“你知道我為什麼來,她在哪裡?”

南一想瞭想:“嗯……原本在桔丘小學當老師,教小孩子寫字在一個四合院裡面租瞭一間西廂房,我媽媽讓人給她縫瞭兩床新被子。每個月賺十塊還是十五塊,我不記得瞭,我看見她在煤油燈下面給學生批改作業,桌子旁邊有一個蘋果。”

“現在呢?人在哪兒?”他慢慢問道。

“聽說吉林那邊有一個小學需要人,她就去瞭。地方我說不清楚。剛到的時候,給我來過信的。”

“信裡面說什麼?”

南一遲疑著不肯開口。

顯瑒笑道:“我知道你們是最好的朋友。你這麼維護她,我謝謝你。不願意講,也沒有關系。你隻要告訴我,她身體好不好就行。”

南一沉吟片刻:“我隻是覺得不會傳話,說不明白。信還在我這裡,您要不要看一看?”

顯瑒點點頭,南一回身去辦公桌找明月來過的那封信,薄薄的兩張紙,他一折一折展開,裡面是工整秀麗的小楷,他忽然想起,她這一首好字,他是第一個先生,可是他有多少年沒看過她的字瞭?

“南一我的朋友,

我五天前傍晚到達敦化實足縣牧浪村,安頓好瞭就提筆寫信給你,免得你牽掛。

旅程整整兩天,我下瞭火車,乘坐一套騾車到瞭實足縣城,這裡大雪沒化,但是白日裡感覺並不太冷,隻因為我把走之前你給的袍子和毛絨襪子都裹在身上瞭。

在縣城歇瞭一宿,第二天徒步走到四十裡外的牧浪村,過瞭一道山口,鞋子發滑,摔瞭一個跟頭,打瞭一溜滾,當時覺得手肘很疼,到瞭地方一看,略微發紅,沒有大礙,甚幸!

村子人口不少,孩子不多,我隻教授四門課程,這樣比較起來,薪水可觀。個別小童略微頑皮,我嚴肅面對,也能約束,好在也算有些經驗。

五天來,每天都有紅豆飯吃,會使用土灶之前,村民們傢裡輪流舍我飯吃,因為我是他們孩子的先生,各傢都不敢怠慢,紅豆飯是過年的食物。好吃啊,我學瞭些法子,要是什麼時候你來瞭,或者我回去,我就做給你吃。

我一切都好,你不要惦記,要把自己身體養好,孝順父母,待紹琪君要溫柔真誠。

山村空氣清新,生活寧靜,那夜我獨自一人看星空,隻覺得無比的自由浪漫,神清氣爽,長這麼大,終於找到快活。

你一切可好?

盼復。

春安。

明月”

沒有一句提到他。

可他拿著那封信,反復閱讀,像有一個世紀的時間可以耽在上面。

南一坐不住瞭,輕輕地說:“您看,您問我,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瞭。她過得好不好呢?山野農村,總不能跟府上比。但是她高興……還安全。”

他聞言點點頭:“嗯你說得對。”

“您可是要去找她?”

“不。”顯瑒一邊說一邊站起身,“她要是好,我找她就是打擾。她要是不好……”他還是笑瞭笑,“怎麼也不會比我那裡更糟糕……哦南一你記得再通信的話,問問她缺些什麼東西,然後你告訴我。”

“嗯。”

“我告辭瞭。”

“您慢走。”

南一都沒有送他到門口,心想這人是最要面子,心情沮喪的時候,恨不得馬上獨處,自己跟上去就招人煩瞭。她看著他的背影,高高的,有點瘦,沒低過頭的,但今天抬得也不高。她剛才有點壞心眼,要拿明月那封一個字都沒有提到他的信讓他親眼看,看看明月現在有多自由愉快,可看到他這幅樣子,南一心裡竟有點可憐他瞭……

顯瑒離開報館,過瞭兩個街口,走到一所學校旁邊,正趕上孩子們放學。多大的孩子都有,高高低低的女孩們都是兩條麻花辮子,穿著深藍色的校服裙子,有人唱歌,有人聊天,有人拉著手嘻嘻笑,笑這個一不小心混在她們隊伍裡的奇怪的先生。

他站住腳,仿佛看到各個年紀的明月,在他生命的每個階段都跟著他慢慢地走,直到一個再也不能繼續的路口,這些女孩各自散去。

可這樣也好。

牧浪村的人們猜測,那位東桑不會是明月小姐的“朋友”那樣簡單,他們很有可能是未婚的夫妻,否則他怎麼會大老遠來這裡找她,陪伴她?這兩個人那樣般配,他們都好看,有耐性,是心地善良的好人。

流行感冒終於被止住,因為東先生讓每一傢都繞著房子撒上石灰白粉,人們出門進門被嗆得大聲咳嗽,眼珠子通紅,但是之後直到天氣漸暖,再也沒有孩子發燒生病瞭。他把學堂裡面所有的桌椅板凳門窗框架都修理粉刷一番,把它們弄得結實幹凈,不再有小孩子因為粗心被板凳上突出的釘子刮傷屁股。向井老師的丈夫出門,要她照顧傢的時候,東桑還會給她代課,他講數學課也能把孩子們逗得哈哈大笑,他還帶他們踢足球或者爬山,出發前,替孩子們把綁腿系好。

傢傢戶戶都喜歡這位和氣的東桑,以能跟他說說話聊聊天為榮,如果能夠給他幫忙,或者回答他一兩個問題,他們就覺得更高興瞭。

河堤南面有一口井,平時不許人打水,常年虛扣著一個青石板蓋子,每逢初一十五或農歷節日,日本移民跟著本村的中國農民一起在那裡燒香磕頭,修治好奇,問一個孩子的父親,非佛非道,有沒有寺廟,這麼多人來這裡燒香是個什麼緣由呢?

學生的父親回答說,這是當地人的風水講究。地上的這條河之所以不澇不枯,是因為與它垂直的方向暗藏瞭另一條水路,水大的時候靠它泄洪,水枯的時候靠它補給,中國人那邊說的就更神乎其神瞭,這條暗河實際上是供龍王進出的通道,這口井正是泉眼和通道的大門。

修治聽人解釋完,獨自出神好久,仿佛一直以來的困惑他的某個猜想被證實,某個難題被解開。

一連好多天,孩子們上完瞭明月小姐的課想跟東桑踢球,可是他把自己鎖在小屋子裡面,除瞭吃飯和上茅房根本就不肯出來。兩個男孩一個壘著另一個,墊高瞭,在窗子縫裡面看,看見修治先生在伏案忙碌,不像寫字,像在畫圖。

孩子們的心裡,這位先生神通廣大,他做什麼都做得最好,所以明月小姐在黑板上教他們畫鳥的時候,他們在座位上咯咯咯地笑起來:“明月老師畫得不像。”

明月回過身來,無可奈何:“那你們說誰畫得像?”

“東桑。”

“他給你們畫瞭?”

“我們看見他在自己的房間裡面畫圖。”

明月輕輕哼瞭一聲:“那麼對不起瞭,美術課的老師是我,無論誰畫的更像,你們也隻能跟我學瞭。”

她心裡在想,修治應該回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