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唐女法醫 > 第28章 茶宴邀請帖 >

第28章 茶宴邀請帖

邢娘的確極為懂得人情世故,也很會處事,可是卻欠缺狠心和手段,平時使點小絆子還成,旁的恐怕就應付不來瞭,否則也不會任由繼室把她們主仆幾個欺負到這種地步。

婚事被定下來,邢娘也沒瞭主意。連奠雁之禮都過瞭,接下來時間也隻有一兩個月而已,又能有什麼法子力挽狂瀾呢!而且冉聞將此事瞞下來,也不知是出於什麼打算。

冉顏沐浴完畢,從浴房出來後,就遣晚綠去告訴桑辰,若是陶瓷的胚不易幹燥,時間可以緩一緩。

而後,便去看瞭一下昨日放在一堆的食物,因著放置的時候已經有幾樣東西生瞭青黴,再加上陰雨天,已經蔓延瞭不少,再過一兩天生出的青黴應當足夠瞭。

冉顏不明白自己怎麼這麼背運,隨便抓一個,便是梅毒這種難纏的病。而面對這是種傳染性極強的病,但凡是個瞭解狀況的醫生都不會坐視不管,更可況她有些把握能治好它。

梅毒發病周期長,紫緒的癥狀已經到瞭第二期,雖然嚴重,但暫時也不會有生命危險,隻不過她的發病時間至少也有三個月以上,若是再不加以治療,轉成晚期就大麻煩瞭,一時死又死不瞭,活著還受盡折磨。

冉顏皺眉一嘆,還有,人群中對青黴素的過敏率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說,一百個人裡,至少會有一到十個會對它產生過敏反應,這個概率是極大的,冉顏現在隻能祈禱嫣娘、紫緒和紅杏不是這其中之一。

中醫……在現代中醫是能治療梅毒,但冉顏以前很少關註這種病癥,隻隱約記得一些草藥,並非是完全的藥方,她便根據醫理自己給開瞭新的方子,內服外洗,但願能起作用。

“娘子。”邢娘見冉顏又在廊下發呆,便取瞭一件緞衣過來給冉顏披上,在她身側跽坐,“娘子可是因婚事煩心?”

“婚事?”冉顏微微挑眉,這才想起瞭自己被定婚瞭,瞥見邢娘憂心忡忡,便道,“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凡是都要往好的方面想,秦四郎還是個年輕未婚的男子,傢境甚好,總好過被阿耶送給年過半百、有妻有子之人做妾強吧!”

縱使冉顏再不受寵,也畢竟是嫡女,送給人傢做妾,是往自己臉色扇巴掌。邢娘知道冉顏的話隻是安慰之語,遂苦笑道,“郎君若真如此狠心,我們寧可去投奔夫人娘傢!”

“車到山前必有路,這等事情無需憂心,我會妥當處理的。”冉顏在心裡補充一句,若是逼不得已非得嫁,秦慕生同意不碰她倒也罷瞭,若是不同意,便隻好使藥讓他暫時不能人道,然後再慢慢尋求脫身之法。不過想來想去,以秦慕生風流的性子,恐怕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娘子當真是長大瞭。”邢娘嘆瞭口氣,垂眸道,“老奴知道自己沒用,幫不瞭娘子。”

冉顏見邢娘話似乎還未說完,便沒用插嘴,隻靜靜聽著。

邢娘道,“在滎陽時,夫人身邊的侍婢都是盧夫人撥下,包括老奴也是,四個人中,就屬老奴最沒用,膽子小,撐不起事,可夫人出嫁時,盧夫人獨獨把老奴留給瞭夫人。夫人的苦楚,老奴都看在眼裡,但除瞭對她更忠心袒護,別的什麼也幫不上。”

唐朝時,婦人出嫁之後不會冠上夫姓,滎陽鄭氏和范陽盧氏世代為婚,主母姓盧一點都不奇怪。

“這麼多年過去瞭,老奴仍是沒個長進,現在對娘子,除瞭忠心袒護,還是旁的都幫不上。”邢娘說著,已然惱恨的淚流滿面。

冉顏明白,邢娘明明看得清形勢,也知道誰好誰不好,可就是想不出什麼法子來應對,這種有心無力的感覺實在憋屈,還真不如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來的輕松自在。

“莫要自責。我說過會保護你們,現在學習醫術,掙錢,都是努力使自己更強大。信我。”冉顏面色有些死氣沉沉,但那種令人安心的堅定,不容懷疑。

“老奴自是信娘子!”邢娘擦幹眼淚,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連忙從袖中掏出一張帖子和一封信件,道,“娘子,這是今晨城中送來的請柬和書信,您看看。”

冉顏接過東西,先翻看請柬,是殷傢三娘殷渺渺邀請她參加茶會,信也是殷渺渺所寫。

回憶瞭一下,殷渺渺與她的交情算得上不錯瞭,至少平時話也投機,而殷傢在蘇州城的地位僅次於齊、冉、嚴三傢,殷傢傢教森嚴,教養出的女兒都是蘇州典范,謙恭孝順,溫婉賢淑,知書達理,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在整個江南道都極具名聲。殷渺渺的性情,自然也是極好。

冉顏放下請柬,拆開信,隨意看瞭兩眼,果然不愧是典范寫出來的信,也當真典范的緊,字是好字,話也是好話,但因著太典范瞭,反而沒有絲毫感情可言。

冉顏心道,許是人傢也確實沒把她放在心上。

“殷三娘約我去參加茶會,我該去嗎?”冉顏知道,這些禮儀上的事兒,問邢娘準沒有錯。

邢娘想瞭想道,“那日晚綠不是說在雅蘭舍遇見許多貴女嗎?以殷傢娘子的才學,雅蘭會必是少不瞭的,她定然知道娘子病愈,才會發瞭請柬,這事情便不好推脫瞭。”

“那便去吧。”冉顏縱然性子冷清,可在現代也還是有閨中密友的,到瞭大唐自然也希望能夠尋到一兩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參加茶會,便是個好機會。

“娘子要小心十八娘。”邢娘提醒道。

“嗯。”冉顏淡淡應道。冉美玉不僅尖酸刻薄,心腸也是狠毒,幸而雖然有些小聰明卻沒什麼太深的心計,否則還真是可怕。

大雨漸漸歇瞭下去,變成瞭淅淅瀝瀝的小雨,終於恢復到瞭江南的溫婉。夏日的炎熱亦被澆去不少。夜幕中,廊上裡的燈籠搖曳,能看見院子裡的草木被雨水浸潤的發亮。

冉顏簡單的用完晚膳後,便在廊下看醫書。

這本醫書是吳修和交給她的,講得盡是各種病癥的脈象。在現在的醫界,藥方都是密不外傳的寶貴之物,醫書就更不用說瞭,冉顏知道,吳修和教授她也算盡心盡力瞭。

冉顏坐在圓腰椅床上,後面墊瞭軟墊,身上蓋著薄衾,十分舒適。這圓腰椅床就像後世的圓腰太師椅,卻是沒有腿兒的,直接放在地板上。

身側的小幾上放著一盞高麗紙糊成的四方小燈,纖細的烏木框子,四面有繪制梅蘭竹菊,還各配瞭小詩一首,明亮又雅致。

就著廊外的和風細雨,正看的愜意,晚綠卻領瞭兩個人回來。

待走近瞭,冉顏才看清,原來是劉氏和她的兒子周三郎。

那日周三郎被水泡得走瞭樣,冉顏又急著救人,也不曾仔細看他,眼下看來,這孩子生得倒是俊俏,一身深褐色的粗佈麻衣,約莫十二三歲,尖下頜,瓜子臉,一雙靈動的大眼宛若會說話一般,若不是一直皺著眉頭,倒也十分惹人憐愛。

“娘子,劉嫂子早上已經來過許多遍瞭,您都不在。”晚綠邊說邊收瞭傘,把母子二人領上走廊。

距離冉顏約莫七八尺的地方,劉氏拽瞭拽周三郎,兩人一齊在冉顏身前跪瞭下來。劉氏伏在地上道,“娘子是我們母子的大恩人,我們逃難至此,傢貧如洗,無以為報,唯有人而已,娘子救瞭三郎性命,從此以後,我們母子任憑娘子差遣!”

劉氏說著,從懷中掏出兩張紙來,輕輕放在冉顏面前,“這是我們母子的賣身契。我們不要錢,求娘子收下。”

冉顏仔細打量劉氏,眼前的婦人雖然已經露出老態,但判斷她應該年紀不大,最多三十五歲,舉止合度沉穩,身上著的是粗佈麻衣,卻掩不住她與普通村婦迥異的氣質。

“請先起來吧。”冉顏上前虛扶起劉氏,心裡卻是一陣盤算,她現在很缺人手,多瞭個忠心的人,也很好。

至於這個孩子,冉顏見他一直伏在地上,動也不動,直到冉顏說讓起來,他才稍稍抬起身子,漂亮的唇抿成瞭一條線,顯然,他是不甘心為奴的。

冉顏片刻之間便思忖好瞭對策,這母子二人,她都要瞭,隻不過首先要降服這個小傢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