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花道日常:四季花中尋道 > 序言二 >

序言二

兒時生活總是美的,令人難以忘懷,並影響至今。祖父在南方的農業科學院就職,從小我就經常隨著長輩去山野採集標本和考察,每次都不會空手而歸的我,口袋裡總會有各色樹葉果實或者幾朵野花,回家後大人們教我如何製作標本保存它們。在山清水秀中奔跑、玩耍的我,對自然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尤其對植物,一直非常感興趣。

在一年四季的變化中,在山間可以尋找到叫不上名來的山澗野花,還有各樣的野菜、野果子,久而久之也就在大人們的指導下認識了不少植物,也瞭解到它們的習性和一些食用方法。枸杞的嫩葉子可以吃,果兒摘回去晾乾了之後也是直接吃的;夏秋之季在林中草裡尋找樹莓,經常滿身沾的都是草刺;至今我最喜歡的香蒿,用手摸起來會發出一種特別奇特的香味,它的屬名Artemisia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與狩獵女神Artemis,也許蒿子散發出的芳香氣味與女神一樣吧。在大自然中度過了特別難忘的童年,把那時撿拾晾乾的植物標本,一直帶在身邊。長大後考上美院,一直在學習攝影,用鏡頭感知四季,鍾愛拍靜物,喜歡那些靜止不動的事物凝聚在鏡頭下,靜屹中呈現出它不一樣的面貌。

畢業之後做了很多年的攝影師,在高樓中離自然越來越遠了,看不見山,又觸摸不到四季變化的植物,匆匆忙忙之間連小區花壇裡那方寸四季都經常無暇欣賞。我也曾有一個願望,想去國外學習植物生態學,但文科藝術生的我,對於高數這樣的要求無能為力,只能放棄。在北京搬了很多次家,一直都在自己的小空間裡面養護植物,每日關照它們,觀察它們一點點的變化。

所謂念念不忘便有迴響,真讓我趕上了。也許是命運的指引,一次遊玩日本京都的途中,撞進了池坊花展,那一刻被作品震驚了,原來還有如此鮮活的藝術存在於世間!如饑似渴的我在會場裡轉了好幾圈,仔細地觀摩著每一個作品。所有的作品都由鮮活植物進行插置,我用自己那僅有的幾個日語單詞去努力識別它們的介紹,從清新秀麗的生花,活潑可愛的自由花,到氣勢磅礡的立花,都在我的腦子裡打下深深的烙印,我突然明白,我要學習的東西其實並不是植物生態學,而是植物藝術與文化相結合的插花。

於是,便辭去工作,義無反顧地扎進了插花的研習道路中。在插花的學習中,你會發現,其實它是在研究每一種植物的自然生態、生長方式,觀察它的四季變化所形成的不同面貌,發現它們每時每刻的表情,然後進行空間、藝術上的組合創作。剛開始的插花學習是非常枯燥的,因為老師會給你一個限定的嚴格標準,讓你一直在這個框子裡面,磨練自己的技術、手感甚至心性,學會與不同植物打交道,要經過數年的學習磨礪之後才可以學習立花。立花是特別像中國山水圖卷的插花藝術形式,它宏大的氣勢所傳達出的自然智慧著實讓人臣服。製作一個普通立花經常要花費一天的時間,一天下來,腰都直不起來。勞作時,你只處在當下,如同世界沒有別人,沒有別的事情在腦中縈繞,僅是與植物之間的能量溝通,不知不覺中,你會在當下體味到心的滿足,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心傳遞給雙手所表達出的堅定的力量。

研習花道的過程是很枯燥的,但是在學習花道的過程中,你既瞭解到自然智慧中的規律,也會領悟到很多做人的要領。「天地一木也,萬物一花也」,與這個社會相處的方式,會越來越簡單明瞭,讓自己堅實而有力地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樣,花很多時間和能量在一些沒有必要的瑣碎事情和猶豫中。立身與立花是一件事情。

京都是我近幾年去得最多的城市,比回故鄉還要頻繁,在這裡不僅能學習花道的稽古文化,還能品嚐到最喜愛的日本料理。除了日本文化的精緻,其實京都最吸引我的,是它做為千年古都所擁有的兩三百座寺廟,每座寺廟都有它供奉的主人和故事,我一直研習的池坊花道亦是如此。池坊所供奉的六角堂,便是花道在日本的發源地,池坊家族世世代代在這裡供奉著六角堂,傳播插花的傳統文化和精神。

很多人都會問我,京都如何遊玩?通常我並不玩,我只是找一個遊客不多的小寺廟,坐著面對庭院發呆,完全發呆,什麼都不想,或著帶上一本書描畫庭院中的一草一木,度過寧靜的下午。偶爾有些寺院可以提供抹茶和和果子,心滿意足地補充下能量,被告知要關門了才離開。放空後會倍感清爽,揣著明亮的心情順著小路溜躂,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走到天黑,路過一家小館吃一口熱飯,坐上公車,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在京都那些古代文化傳承的美景中,經常能找尋到古老中國的身影,可我喜歡京都的原因卻是因為她就如同一位遲暮的老人,渾身散發著沉靜、凝致的美,我經常就坐在某處靜靜地看日出與日落,心無雜念,這也是從花道中瞭解到的,花兒從來只是靜靜地開放,不去打擾別人,亦不炫耀,不悲涼,就在當下與自己面前的景物同在,便足矣。

研習花道的道路,不僅是對植物的瞭解和表達,更多的時候是在磨練自己的心性,在心手合一的境界裡忘憂無我,在花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插花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不僅包含對植物材料的研究,還有立體空間、色彩學、造型藝術等方面的研習,提高自我的藝術修養和文化底蘊,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會經常畫出作品的樣貌,這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很好地將立體空間與平面之間進行轉化。

我經常與學生嘮叨「學什麼就不看什麼」,意思是說學習插花就不要只盯著插花這件事情琢磨,而是要瞭解更多的藝術門類,例如攝影、繪畫、音樂甚至舞蹈等,才能將眼界打開,發現生命中閃光的亮點運用於創作。

插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創作源於靈感。多接觸不同層面的物質,不經意間的化學反應,也許就會碰撞出絢爛的藝術花火。

手繪插花圖(立花)

手繪插花圖(交生)

手繪插花圖(二種生)

手繪插花圖(紅掌一種生)

手繪插花圖(麗格海棠一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