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花道日常:四季花中尋道 > 大雪 海紅花發暮遲遲 >

大雪 海紅花發暮遲遲

大雪節氣,顧名思義就是大雪紛紛的節氣。這個節氣裡開放的花朵並不多,但是茶花便是傲霜的仙子。這裡的海紅花便是茶花。

茶花的栽培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在長江流域更是常見花卉。杭州靈隱寺附近甬道路邊種滿了茶花,單瓣金蕊大紅色,據說這個原始的品種叫「貞桐山茗」,距今已有1200年左右。每當大雪過後,白色壓著枝頭,紅艷艷的茶花格外明麗。

中國自古對茶花的種植品鑒更是源淵很深,已知品種有800多種,最早的種植記錄可以追溯到三國的蜀漢時期,早在五代時期就被張翊的《花經》品為七品三命。明代張謙德的《瓶花譜》中記錄了黃白山茶為二品八命。

但日本的武士階級很少種植茶花,因為茶花的花頭飽滿沉重,掉落在地上會有聲音,在他們認為是不好的寓意,象徵著死亡。

那日北京霧霾,忽然間一縷陽光斜入教室的桌上,瓶中一枝盛開的白色山茶花尤為清明動人,彷彿窗外之事早已置於身外。

因為不能塞入花泥也不能放入劍山,很多人對於這樣的小口瓶,不知道如何固定,剛插入的花很快偏移不在自己預先設計的位置或著角度上。這裡會教大家一個固定花材的神器。

這節分享的神器便是圖中所示的麥桿。其實麥稈插花並不是近現代的發明,早在中國隋唐時期就有了,後傳入日本,被一直保留傳承下來。

準備工具 麥桿、花瓶

準備花材 春蘭葉、山茶花、烏桕

步驟一 將麥桿插入瓶口中,要不留縫隙塞緊。

步驟二 用筆沿著瓶口處畫上記號。

步驟三 拔出麥稈,按照劃線處向下剪離瓶口1.5厘米,再次塞入瓶中。

步驟四 剪一枝山茶花,花葉一體,插入瓶口,輕鬆固定住,讓表情最美的一面朝向觀賞者。

步驟五 在山茶花的後面插上一隻烏桕,不僅延伸向後的空間,又加強材質的對比感。為什麼選用白色的烏桕而不是其他顏色的果子,是因為白色山茶花是作品的主角,不要有其他過多的顏色削弱它。

步驟六 最後在烏桕的後面加上一片春蘭葉,高高地立起來增加向上的空間,既加強作品的挺拔感,又用這種簡練的線條與低處的山茶花產生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