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榆樹村雜記 > 歲交春 >

歲交春

今年春節大年初一立春,是「歲交春」,這是很難得的。語云:「千年難逢龍華會,萬年難逢歲交春。」一萬年,當然是不需要的,但總是很少見。我今年72歲了,好像頭一回趕上。歲交春,是很吉利的,這一年會風調雨順,那敢情好。

中國過去對立春是很重視的。「春打六九頭」,到了六九,不會再有很冷的天,是真正的春天了。「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是準備春耕的時候了。這是個充滿希望的節氣。

宋朝的時候,立春前一天,地方官要備泥牛,送入宮內,讓宮人用柳條鞭打,謂之「鞭春」。「打春」之說,蓋始於宋。

我的家鄉則在立春日有窮人制泥牛送到各家,牛約五六寸至尺許大,塗了顏色。有的還有一個小泥人,是芒神,我的家鄉不知道為什麼叫他「奧芒子」。送到時,用嗩吶吹短曲,供之神案上,可以得到一點賞錢,叫作「送春牛」。老年間的皇歷上都印有「春牛圖」,註明牛是什麼顏色,芒神著什麼顏色的衣裳。這些顏色不知是根據什麼規定的。送春牛儀式並不隆重,但我很願意站在旁邊看,而且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動。

北方人立春要吃蘿蔔,謂之「咬春」,春而可咬,很有詩意。這天要吃生菜,多用新蔥、青韭、蒜黃,叫作「五辛盤」。生菜是卷餅吃的。陳元春《歲時廣記》引《唐四時寶鏡》:「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北平風俗類征·歲時》:「是月如遇立春,……富家食春餅。備醬熏及爐燒鹽醃各肉,並各色炒菜,如菠菜、豆芽菜、干粉、雞蛋等,而以面烙薄餅卷而食之,故又名薄餅。」

吃春餅不一定是北方人。據我所知,福建人也是愛吃的,辦法和北京人也差不多。我在舒婷家就吃過。

就要立春了,而且是「歲交春」,我頗有點興奮,這好像有點孩子氣。原因就是那天可以吃春餅。作打油詩一首,以志興奮:

不覺七旬過二矣,

何期幸遇歲交春。

雞豚早辦須兼味,

生菜偏宜簇五辛。

薄祿何如餅在手,

浮名得似酒盈樽?

尋常一飽增慚愧,

待看沿河柳色新。

1992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