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前塵舊夢 > 「十萬圖」負盛譽的申石伽 >

「十萬圖」負盛譽的申石伽

申石伽以西泠石伽為筆名,迄今將近半個世紀了。他是杭州六橋三竺間人,生於一九六年三月六日。他箕裘克紹,繼承他的祖父宜軒老人的畫藝。宜軒曾參南皮張子萬的蓮幕。《寒松閣談藝瑣錄》謂:「子萬工書畫,山水擅婁水諸家之勝,而尤醉心於石谷,其秀逸蒼潤,並世無儔。」實則子萬的精品,大都出於宜軒代筆,可是子萬畫名頗盛,宜軒的名聲反湮沒不彰。

石伽十二歲即能為篆隸、刻印、畫墨梅。其父亦清季學者,督課很嚴,故石伽十四五歲時,便作詩填詞。俞陛雲太史(平伯之父)南來,見其倚聲,頗加讚許,收為弟子行,石伽曾繪「俞樓請業圖」為贄見禮。他弱冠後,橐筆來滬上,觀賞龐萊臣、李祖韓等收藏家所藏的宋元正統山水,畫乃大進。山水外兼繪墨竹,自文湖州、夏仲昭工筆入手,又復經常涉足於猗淇猗澳之間,更喜於霧中觀竹,說:「在迷濛縈翳中寫生,更具姿妙。」因此他的畫竹,變化很多,凡風、晴、雨、雪,粗疏幽秀等等神態,均能得心應手。當時日本報紙上,已有白蕉(松江人,別署復翁,擅行草書,尤善畫蘭)蘭、野侯(杭州人,字欣木,以畫梅著名。富收藏,榜其齋為梅王閣及五百本畫梅精舍)梅、石伽竹三絕之譽。

當抗戰軍興,滬上愛國人士籌募前線將士慰勞金,石伽慨然出畫幅一大束應徵捐獻。時郭沫若在滬,見石伽青綠山水,親為題句,並以「別婦拋雛斷藕絲,登舟三日見旌旗」七律一首書軸,托黃定慧轉贈石伽。定慧,湖南瀏陽人,早歲奔走革命,一度小住西湖俞樓,曾列為石伽的弟子行。聞定慧任地下黨工作時,保衛周恩來總理頗著功勳。總理深愛定慧的才智。自四凶橫行,定慧被禁錮多年,直至一九七九年事白,到上海,和石伽會面。石伽畫雪松圖,題詩為贈,詩云:「飛揚乍展故人眉,執手無聲意轉悲。不死竟留今日見,重逢各有斷腸詩。」又云:「蜃樓桑海雲和夢,驀地風雷鬢亦絲。珍重歲華過七十,為君寫出傲霜枝。」

石伽所作詩詞,自弱冠至政治大動盪前夕,積有四十餘年舊稿,皆毀於四凶之手,友朋每為深惜,但石伽胸懷曠達,一笑置之,且謂:「本來無一物,何處著塵埃。」獨於所編《歷代詩詞韻語選》一書,凡一百三十餘萬言,全稿十六冊,付諸蕩然,卻為之不歡長歎。該稿系與其女弟子項養和同編,選錄自漢魏六朝,直至唐宋元明清及現代各家詩詞,或長題,或短句,分六十餘類,凡山水花鳥等畫種,均可按著分類找覓題句。石伽繪畫餘暇,經數十年精力,成此巨作,的確是很不容易的。

一九二六年,郎靜山、葉淺予在上海辦中國美術刊行社,為石伽出版《申石伽山水扇冊》,當時以說部著名的徐枕亞,初識石伽,題其畫冊詩,有「垂老娥眉空愛好,識君已恨十年遲」之句。一九四年,有《石伽十萬圖山水畫冊》問世,所謂十萬圖,即萬柳藏春、萬竿煙雨,萬壑爭流、萬山積雪等十幅工致之作,這書一出,聲譽益隆,各界紛紛求畫,大有應接不暇之勢,從他學畫的更多。日本人愛他的北宗水墨山水,爭相定購,唐雲曾書「海國都來求畫稿,佳人相約拜先生」楹聯為贈,因從他學畫的,以女弟子為多。我的孫女有慧,也從他為師。

他又受知於陳叔通。叔通卜居滬西小沙渡路吉祥村,周總理常和叔通往還,由於叔通的介紹,總理也很稱譽石伽的山水。解放後,石伽仍安於賣畫教畫生活,頗為清苦。某年歲暮,周總理在滬,曾以百金贈之,使他歡度春節。一九七三年秋,法國總理蓬皮杜到上海,周總理設宴錦江飯店,由錦江黨支部轉囑石伽為宴會大廳畫一巨幅,石伽為作金碧山水,矞皇宏麗,照眼生輝。這種山水畫,自吳湖帆、賀天健故後,已少有人擅此高超手筆了。

國畫傳統的技法,相去日遠,石伽編繪《山水畫基礎技法》一書,中有畫幅一百三十餘張,又有宋元名家山水畫法分類示範。四凶聞訊,認為封資修復辟,把這畫稿從中華印刷廠撤回,封閉不予發表。四凶垮台後,一九七九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重為整輯,始得問世。

他組織小留青館書畫社,他的哲嗣小伽、二伽,都能畫,父子三人和女弟子項養和,曾舉行聯合畫展,作品百餘幅,博得好評。二伽兼擅小提琴,又參加西樂演奏會,真可謂多才多藝,一門風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