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恭喜你,學會了和生活開玩笑 > 「天橋藝人」劉洪沂 >

「天橋藝人」劉洪沂

劉洪沂是我認識的相聲演員中在台上最賣力氣的一個。說相聲不是力氣活,他也不是賣傻力氣,他說的相聲一般有很高的難度,如《包公傳奇》《武大郎賣燒餅》《包公錛刀》《新編四郎探母》《武墜子》《赴宴斗鳩山》《遇皇后》《賣估衣》等等,表演每個節目他都滿台轉。從年輕到現在六十多歲了,也可以說是最有精氣神的相聲演員。我和劉洪沂的關係非同一般,劉洪沂在1986年和李建華一起說我的相聲《包公傳奇》,並獲得第一屆央視相聲大賽的二等獎。

劉洪沂出身藝術世家,父母是天橋藝人。天橋有個三角地,我11歲賣牙刷的時候,到那邊去過還有印象。三角地那邊有個茶館,茶館旁邊有個唱戲的班子,那個班子的班主外號叫「小瘋子」。後來他父親接了小瘋子的班。劉洪沂小時候和父母一起撂地,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

他和李建華火了以後,常被邀請到外地演出,我那時也同樣被邀請寫節目。1987年,我和他到長春參加吉林省春節晚會,遇到了許多原來在天橋賣藝的藝人。這些藝人是1958年從北京調到吉林省去的。說相聲的、唱大鼓的、賣膏藥糖的等等。其中有個說相聲的叫林童,也是小時候在天橋撂地的,我11歲在天橋上賣牙刷,曾經看見過他。劉洪沂小時候7歲撂地。現在我們三個人在一起說起童年的時候都落淚了。現在我們都是體面的國家文藝工作者了,但那時候真的讓人看不起。

劉洪沂跟我走得很近還有一個原因。他原來在特鋼宣傳隊,我在首鋼宣傳隊,後來特鋼與首鋼合併,兩個宣傳隊也合併了,我們成了一個組織的人了。劉洪沂那時候演出就出類拔萃,他那時什麼都演,演什麼都精彩。說快板節奏感強;唱京東大鼓年年給首鋼得獎。後來他接了我的相聲《包公傳奇》,我們的關係就越走越親近了。

接了《包公傳奇》這段相聲他也沒有辜負領導的期望,在下面下了很大功夫。

我常說沒有演員就沒有作者。我和北京曲藝團的相聲演員的關係都非常好,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水和油,是水和奶。油和水是不能溶解的,而水和奶是交融的。用水乳交融形容我和演員的關係是比較恰當的。一個相聲作者不熟悉演員的特點怎麼能給他寫好相聲呢?一個演員不熟悉相聲作者怎麼完成作品呢?一段好作品是演員和作者共同完成的。

演員的再創造是相當重要的。我認為,演員首先能夠演出我的相聲這是對我的一種信任,也是我的榮耀。演員進行二度創作,可以讓相聲「鮮活」起來。我的許多作品都是因為二度創作得好,才取得社會的認可,包括李金斗的《武松打虎》,劉洪沂的《包公傳奇》。

比賽那天有個演員曾對我說,這活兒給他,他也會火。我聽了心想沒那麼容易。因為這段活兒,採用的是雜學唱的傳統手段,不是一段活兒保人的段子,也不是一段人保活兒的段子,這是一段要求演員素質相當高的藝術作品。演員在表演中要刻畫許多人物,要唱十幾種戲曲唱腔,要表現包公的剛直不阿,也要表現陳世美的無恥醜陋。每一段唱腔都要精心挑選。比如,民女白蘭原來的唱腔,我設計的是河北梆子,劉洪沂考慮要使用評戲那哀哀切切、如泣如訴的唱腔更能委婉地表述民女白蘭的悲慘遭遇。為了設計好這段唱腔,劉洪沂專門去朋友李志家虛心請教,一句一句地學習。為了唱好這些戲曲,劉洪沂把酒都給戒了,而且從那次戒酒到現在都沒有再喝。再加上劉洪沂在表演時愛憎分明、善惡清晰,時而慷慨、時而齷齪,把整個段子表演得異常精彩,每一段唱腔、每一個人物的表現都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料。

如此證明,演員必須要高於作者。然而,劉洪沂每次演出完畢在謝幕的時候都要向觀眾介紹作者,說這段相聲是我們團相聲作家廉春明創作的,對此,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演員出名了在社會上的影響就大了,他們經常被邀請演出。我在搞晚會的時候也自然而然地想到他們,並給他們寫節目。按照劉洪沂的條件,我連續給他寫了好幾個段子,如《包公錛刀》。

《包公錛刀》這個相聲的內容是關於打假的。它說的是假酒把人毒死了,有人把製作假酒的告了官,包公鐵面無私審理這個案子的故事。劉洪沂說這段相聲的時候,既表現了包公的大義凜然,又把反面人物表演得入木三分。最後包公搬出鐵鍘要鍘制假酒犯人的脖子,沒想到鍘刀下去刀刃蹦了,原來包公使的鍘刀也是假的!

後來我又給他寫過一段《武大郎賣燒餅》。我寫這段相聲是利用演員的特點創作的。李建華長相憨厚帶有傻氣;劉洪沂和他風格就不一樣,顯得精明靈便。我在這段相聲中,充分發揮他們兩個外表形象的反差特點,設計了兩個人物。一個是潘金蓮,一個是武大郎。內容是潘金蓮為了金錢,做燒餅偷工減料;武大郎則與他相反,為保住武大郎燒餅的名牌,寧可吃虧也不損人利己。記得有一個包袱是這樣的:潘金蓮哄武大郎,說明天我們賺了錢給你買個摩托車!武大郎態度堅決,說我不騎,我夠不著離合器!其實摩托車沒有夠不著離合器這一說法,底下觀眾聽了這個包袱反響熱烈。

他們兩個剛上了這個節目,詞還沒背熟呢,中央台在天津電視台要錄製一場相聲專場,劉洪沂、李建華帶著《武大郎賣燒餅》來到天津。在綵排時由於生疏,演出一塌糊塗,行話叫一泥到底!然後他們倆一晚上沒有睡。第二天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效果非常好。馬三立老師說:「這段子誰寫的啊?太有趣了,寫得也好。」然後他們就介紹說是廉春明老師寫的,馬三立老師讚歎不已。

後來李建華調到廣播說唱團,李嘉存跟了劉洪沂。這個李嘉存就是說吃嘛嘛香的那個胖子。他長得也很憨厚,京戲也唱得好,效果毫不遜當年。

我和劉洪沂在業務上配合默契,生活上如兄弟親密,有什麼事找他一個電話准來。有一年年末,有個朋友要請客,事先約好的名人都來不了了,我心想不能給人家撂在那裡,就臨時找了幾個和我特別近的朋友來吃飯,其中就有劉洪沂。其實劉洪沂根本就不認識請客的那位是誰,他來以後在飯桌上告訴大家,本來他有事,但是廉春明來電話,他愛人就說別幹了,大哥的事趕緊去!

劉洪沂的笑話多得可以用車裝。聽說有一次上四川演出,白天沒事大家分頭去逛街。四川出竹蓆,回來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買了竹蓆。劉洪沂就問大家竹蓆多少錢,眾人說68。 他聽罷也出去逛街,不一會兒夾了一捆竹蓆回來。一進門就笑話大家:「你們買的都是68,我這48。以後買什麼不要著急,俗話說『貨比三家』,多走走多看看才能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結果打開一看,發現別人都是雙人的,就他那是單人的!

還有一次到外面演出,他走到一家古玩店買了兩個戒指,非常高興,一隻手戴了一個就回住地了。晚上在一起打撲克,他買了便宜貨向大家顯擺,把手伸出來左邊一隻、右邊一隻讓大家看,他說:「你們看這是我在那條街買的翡翠戒指,別看這小地方,你只要認真仔細地看,也能買到便宜貨。這兒的人不懂,咱們懂啊,這倆翡翠戒指水頭好……」正說著,那地方蚊子多,在他眼前飛,他雙手一拍,嘩!結果兩枚戒指碰在一塊都拍碎了!(不知真假,相聲界裡都這麼流傳。)

我與劉洪沂合作還有個段子叫《時遷扒雞》。當時寫這個的目的就是呼籲社會對犯過錯誤的人不要一棒子打死,要包容、教育,鼓勵他們靠自己的能力改變自己,反對把他們推向反面。相聲說的是時遷偷過東西,到哪裡找工作都找不到。時遷自我介紹說他會養雞、燉雞、做燒雞、做扒雞等等,但死說活說用人單位就是不要!其實不怕有錯誤,可怕的是有錯誤不改正錯誤。故事就說了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

這段相聲是我與劉洪沂一起研究討論完成的,段子我都寫好了,為什麼劉洪沂沒上呢?因為在我們設計舞台劇本的時候,依照劉洪沂的意思,他小時候練過功,會折跟頭。在最後表演者要從場面桌上來個空翻,然後這段相聲圓滿結束。又逗,又新鮮,還要個滿堂好。

想得蠻好,後來劉洪沂接過這本子含糊了。他對我說:「哥,這個活兒我還是別上了,我這個歲數了,萬一摔殘了怎麼辦?」我說:「那就別上了,算我白寫,如果真要是把你摔殘了,誰老推著你呀!」

現在他退休了,和何雲偉、李菁等人在新大都組織了一個星光相聲俱樂部。而他的搭檔李嘉存當了鐵路畫家協會主席,一天到晚玩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