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世說人語 > 網師園人物寫照 >

網師園人物寫照

網師園在蘇州,以精緻小巧見稱,從建築角度來看,以水為主,佈局緊湊,空間尺度,斟酌恰當,並成功地運用比例陪襯和對比手法,獲得較好的藝術效果。居息其間,自具水木清華,考槃徜徉之樂。歷來園主,不一其人,茲把幾位較著的,列舉於下:

李鴻裔,生於一八五一年,卒於一八八五年,字眉生,號香嚴。得網師園,園距宋蘇子美的滄浪亭不遠,榜園為蘇鄰小築,他就把蘇鄰作為別署。他原籍蜀中,流寓吳門,清咸豐辛亥舉人,官至江蘇按察使,署江寧布政使。退隱後,度其林亭清逸生活。園以芍葯著名,每逢花開,輒置酒餚,邀幾個素心人,觴詠為樂。筆者藏有他一紙大紅名片,片端寫一字條,有云:「小園芍葯方開,十九日午刻,祈移玉過我同賞,賡廷仁兄年大人閣下。」賡廷名汝詢,為溧陽名士,也僑寓吳中,鴻裔和他是很莫逆的。鴻裔擅詩,稿積盈尺,諸友勸他刊印,他說:「人們給我的詩集,我都束諸高閣,我若刊印詩集,難免也被人束諸高閣,我就不欲災梨禍棗了。」後來還是有人把他詩稿,印成《蘇鄰詩集》。

繼李鴻裔而為園主的,便是張錫鑾,治戎於白山黑水間,悍猛善騎,人以快馬張呼之。他能詩,刊有《都護集》,詩如《團防暮飲歸營》云:「薄飲村醪趁醉歸,長河一帶晚煙圍。暮天風緊雪平野,匹馬沖寒山欲飛。」大有王摩詰「回看射處,千里暮雲平」的氣概,求諸赳赳武夫中,真屬不可多得。無奈他瘁於邊防戍守,園居享受,為日很少。

當何亞農為園主時,張大千和他的長兄善子,寓居園中,儼然與主人相埒。大千常據園中殿春簃作畫,陳從周拜張大千為師,所以他由師門想到殿春簃,便把殿春簃推薦給美國紐約藝術博物館明斯托夫人,仿造那麼一座,不是無因的。善子別號虎癡,他畜虎一頭,不用鎖鏈,縱放在園中,虎能聽從他的指揮,很為馴伏,虎張開大口,他把頭部伸進去,人們看了捏一把汗,他若無其事,虎也從不侵害他。有一次,書家馬公愚偶然往游,善子撫著虎,請公愚跨在虎背上,攝一照相,這時筆者正主編一雜誌,便把這幀照相製版印入雜誌中,標為《伏虎圖》。這頭虎經過訓練,由肉食而為素食,更由善子牽著到北寺請高僧印光法師為之受戒。可是北寺門檻很高,虎腳較矮,跨進去,捩傷了脛骨,頓時不良於行,歸去成為問題。不得已,雇一人力車,奈車伕以只載人不載虎辭絕之,再三情賞,倍蓰其值,車伕雖為重賞之下的勇夫,但仍怕被虎所噬,提出要求,虎頭由主人抱著向內,才得勉強拖回園中。從此虎一蹶不振,不久奄奄而死。善子留著《十二金釵圖》,作為紀念。所謂十二金釵,並沒有嬰嬰宛宛的粉黛中人在內,僅僅是善子早期為虎寫生,虎作十二種姿態,善子故意以狡獪名目炫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