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把時間浪費在好玩的事情上 > 第三章 如何管理你的朋友圈 第一節 如何建立、維護一段好的關係? >

第三章 如何管理你的朋友圈 第一節 如何建立、維護一段好的關係?

說來很奇怪。中國是一個極其看重關係的國家,卻很少很少有人教會你——如何建立、維護一段好的關係。

也許是因為,中國人的關係不是建立起來緊密關係,而是擠出來的緊密關係——農耕民族的國家不像遊牧民族。大草原上兩群人遇見,好就聊幾句,不好就散開,不對付就打一架。人與人之間先是自由獨立,然後喜歡的逐漸靠近。

因為土地的緣故,國人的世世代代被綁在了一起,這樣鄉親鄉里的關係酸甜苦辣都在這裡發酵,歷代流傳到你手中已經是一大罈子類似醬豆腐的東西,香裡有臭,臭裡有香,親切和怨恨都源遠流長。這就是緊密關係。

另外,讓中國人關係更加緊密的東西是地理因素。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裡唯一一個流域是東西向的國家,其他三條:兩河流域、尼羅河、恆河與印度河都是南北走向為主。南北走向的流域讓沿河的人傾向於在季節變換的時候向上下游遷徙;而中國的長江黃河邊的人沒有什麼好遷徙的,一旦黃河結冰,從上游到下游都凍上了。你還就是好好待在原地慪著吧。

所以中國人的關係,不是建立起來的,而是擁擠出來的。你一出生就已經生活在各種關係中間,揮之不去。所以我們這個民族雖有好人壞人之分,但是更加底層的邏輯是「自己人」和「外人」。如果是外人,那就放入道德裡去評價;一旦是自己人,多壞都有好的地方,可以原諒。你看微博圈子和微信朋友圈——前者是「外人圈」,大家都是公知、牛人、明星粉兒,大家每天痛心疾首聊社會黑暗做公益什麼的;但是一旦進入朋友圈,大家就開始雞湯、集贊、哂幸福。這就是自己人和外人的不同玩法。

當我們這樣一群人擁擠入城市,過去的緊密關係的臍帶徹底被拉開,網絡的碎片化撕扯所有人的時間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一代獨生子女,是最不會建立關係的人。這也許就是歌詞裡說的:「人潮的擁擠,拉開了我們的距離」,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我時常在想,為什麼越是親密的人,往往越容易成為冤家?

我認識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在外面都是一等一的好人,敬酒就喝借錢就給從來不說NO,但是一旦回到自己兄弟姐妹身邊,斤斤計較雞肚鴨腸言語之惡毒猜測之叵測,雲泥之別。有些人在對哥們義薄雲天,在家對父母吆五喝六。在外面和藹可親,在家裡一點氣都不受,白他一眼冷戰一周。

因為我們都認為——父母、兄弟、夫妻、越是緊密的人,越不會和你停止關係,所以我們全部都不會主動向這些關係賬戶裡面存錢,而只是取錢。時間一長,這些關係全部變成負數,而你們彼此還沒法分開,時間再長,這些負數變成了怨念。親密關係變成了緊密關係——如果你知道熟悉的人之間,怨恨能夠達到的深度和力度,你就不會對歷史上所有什麼手足相殘、殺夫害妻、兄弟背叛之類的事情感到驚訝。

轉入正題——一個能夠懂得建立關係的人,一定是一個幸福的人,而且應該也容易成功些。建立關係是一種重要的生涯技能。

下面是關於建立關係的5個重要手段。

·花時間在一起

沒有什麼比花時間在一起更重要。

沒有什麼比花時間在一起更重要。

沒有什麼比花時間在一起更重要。

尤其是在這個注意力分散的網絡時代,這個內容營銷、免費營銷都失效,只有體驗營銷還有效的年代。花時間就是你的體驗營銷。

只要兩個人是在一起,注意力投注在同一件事上,如看一部電影、溝通、說話、同走一段路、做同一件事,有沒有語言其實不重要。女生往往喜歡注意力投注在彼此,而男生往往喜歡共同做某一件事。總之,每天15分鐘花時間在一起共享注意力,是任何關係的基礎。之後的所有4個技巧,都建立在這個之上。李亞鵬追王菲,方式是每天發短信;汪峰老師泡子怡,方式是經常打麻將;舍友的關係,肯定比同學鐵;戰友天天24小時在一起,不好都難。介質不重要,關鍵是每天花時間在一起。

當然,一起玩手機不算,一邊帶孩子一邊聊,也不算。

所以異地不是問題、同性不是問題、看完花千骨你知道人和毛毛蟲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都花了時間在一起。

·溝通雙方都愛談的話題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和我父母之間無話。原因很簡單,每次一打通電話,我父母的前兩個溝通話題都是我痛恨的——小時候是「成績好不?衣服穿了嗎?」,長大了是「你什麼時候能定下來啊?你是不是又在外面吃飯了?別在外面吃啊不乾淨。」

不用自己當爹,我都能理解他們的關心,但是每一次這樣的對答之後,所有的想溝通的意願就消散了。接下來雙方都覺得不快,我媽會說:「我不是說你啊……」然後說繼續說我我半小時,掛電話。慢慢地,電話就越來越少了。

其實這個談話完全可以從大家愛談的話題開始。我選擇了媽媽有段時間愛看的一個電視劇,然後問她說你看了……嗎?你覺得這個人如何?你覺得這個劇情在你們那個年代是不是真的?

慢慢慢慢,大家就聊開了,聊愉快了。當關係賬戶存錢到正值的時候,大家開始能夠聊一些可能衝突的話題。

請相信,就像牽手走過吊索橋一樣,你只能帶領和你關係緊密的人,所以談話中:

關係比正確更重要。

選擇一些對方會感興趣的話題,無論在親密關係、朋友還是商務場合,都非常非常重要。

·為對方的目標做點事情

你也許對別人無微不至,或者覺得自己為兄弟都插自己兩刀了,為什麼還沒有什麼關係?也許是因為你做的事情對方覺得沒有必要,加上你的熱情,甚至還成為他的負擔。這只是你的表達方式——這不是關係,而是脅迫。

你可以試著為對方的目標做點事。

新精英一個員工前段時間離開公司去奔向讀博士之路,我們不捨但是又開心。新精英離開的員工,我們都稱為「畢業」:因為我希望他們離開公司的時候,能力比進來大、眼界比進來寬、認識更多的資源、工資比原來高。這就叫畢業了。

他畢業的時候,我想我該送什麼給他?突然想起來以前一起研發的時候,他總是問我這個資料能不能買,那個資料很好是否可以買。研究型人才對於書的需求是強烈的,但是國外的書都挺貴的。我最後送了他一張亞馬遜最高面值的購書卡,告訴他,以後看到喜歡的書,不用猶豫,買下來。你的大腦值得的。

可能只是為對方目標做的一點點小事,都對於關係是莫大的幫助。

·真心誇獎

這個我想不用說了,每個人都懂。但是要注意幾個要點。

5+1定律:

對於吝嗇誇獎的人來說,你應該多誇誇,因為一次批評損害的關係大概需要5次誇獎彌補。這個定律老外發明的,所以中國人好歹也有個3+1,或2+1吧。

對於太多誇獎的人來說,你的誇獎已經廉價啦!所以必須偶爾來一次批評,才能讓你的誇獎有價值。

真心誇,有細節:

美女、帥哥。我天天這麼叫你,你真的以為自己很帥嗎?

誇獎一旦變得泛華和重複,其實就意味著敷衍和謊言,效力會變低。

但是,「你這身打扮把你的陽光又優雅的氣質散發出來了,尤其是這個絲巾」「你認真工作的時候,從我這裡看過去特別有魅力」這樣就不同了吧。

只有細節的、明確的誇獎才是有效力的。

順便說一句,

你知道為毛中國家長天天說:「你好乖啊」「真乖」,木有用了吧。

寶寶想你乖你乖你們全家都乖,老子剛剛飛身踩中一灘水多好玩兒你沒看見嗎?

最後,別要誇獎!

問別人:「你怎麼不誇我啊」。這個事是最傻的,人家要誇的都無語了。誇自己這個事,只能別人說你來認,你一要,就廢了。

當年大家說老俞你是留學教父啊!老俞說沒有沒有我都沒有留學過,過段時間大家寫留學教父俞敏洪,老俞也就高興納之了。

你覺得我寫的好不好啊?是不是你的人生導師啊!好的右下給我一個贊吧!

以上就是錯誤的用法。

·小禮物

荊軻想刺秦,沒路子,帶上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秦王親自見面——禮物很重要啊!

社交送禮、商務送禮是一個大學問,我也不懂,還是說點建立社交關係的。

送好用+1的東西。

什麼叫作好用+1?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去一個會議,收到一個筆筒。汗。我好多年不用筆筒了,因為我大學那個還在用。這個東西又貴又不好用。又或者你收到一個禮物,收到一個充值卡!你充完值會罵,我就值300嗎?你給你爸爸送一件4000的羊毛大衣,他捨不得穿,結果過年回家發現蟲吃光了。

這種禮物都木有大用。

最好的禮物是,他能真正用上,但是比他的平時用的高一個檔次,他平時不會去買的。例如,一個朋友喜歡抽煙,那麼去美國買一個哈雷的特製zippo火機給他,愛不釋手。我去澳洲的一次,專門給我的兄弟帶回來一條fender的吉他背帶,雖然錢不多,但是120塊買個背帶,他自己是幹不出來的。他誇了我好多年。再如,一條上好的暖絨秋褲,就比你拿個電視盒子會更好。

隨心比節日好。

過節的時候,我最煩有人給我發通用短信,第二煩就是送通用禮物,如月餅之類的。我也不吃,你也不吃,就是個信物。而且這個禮物本意是表達「我還想著你」,其實是表達「我平時都想不起來你,過節不說話又怕得罪你啊」。你就是沒誠意。

最有意思的禮物都是隨心而發。我自己有一個隨心基金,每個月送出去3~4個價格不高於120的小禮品。看到東西想到誰送誰,馬上下單馬上郵寄。很多年以後,我們有一次團建,說起來大家互相最感謝的事情。我一個小兄弟說是我送給他一個口琴。其實當時逛音樂城看到口琴,腦子一抽就買了。

隨心的禮物最貴,證明你心裡有這個人。禮物承載的是注意力,注意力是現在最貴重的東西,你一輩子注意的時間遠遠比你的壽命少。注意力比時間還要貴。

夠了。

為了防止你成為一個人見人愛,殺傷力太大的的妖孽,接下來的降龍十三掌就不傳你了。

以上5招,已經夠用。

但凡你

掌握2招,基本就夠用大部分的社交場合了;

掌握3招,你一定有一群好朋友,因為能和你做朋友自豪;

掌握4招,有那麼幾個特別好的朋友會出現,他們肯定愛死你了;

掌握5招,請給我私信,我找你當朋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