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再別康橋:徐志摩詩選 > 月下雷峰影片 >

月下雷峰影片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

滿天稠密的黑雲與白雲;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頂,

明月瀉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團團的月彩,纖纖的波鱗——

假如你我蕩一支無遮的小艇,

假如你我創一個完全的夢境!

詩的最後一句說「假如你我創一個完全的夢境」。實際上,這首詩不就是如夢境般美麗嗎?對於這樣優美的詩,我們無須多說什麼,只要進入那種情境,展開想像的翅膀,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沉浸在其中……

再不見雷峰

再不見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塚,

    頂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蔥;

    頂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蔥,

再不見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塚。

為什麼感慨,對著這光陰應分的摧殘?

    世上多的是不應分的變態;

    世上多的是不應分的變態,

為什麼感慨,對著這光陰應分的摧殘?

為什麼感慨:這塔是鎮壓,這墳是掩埋,

    鎮壓還不如掩埋來得痛快!

    鎮壓還不如掩埋來得痛快,

為什麼感慨:這塔是鎮壓,這墳是掩埋。

再沒有雷峰,雷峰從此掩埋在人的記憶中:

    像曾經的幻夢,曾經的愛寵;

    像曾經的幻夢,曾經的愛寵,

再沒有雷峰;雷峰從此掩埋在人的記憶中。

九月,西湖。

從這首詩表現的情緒來看,對於「雷峰塔的倒掉」,詩人的情感是複雜的,一方面是緬懷「西湖十景」之一的永遠消失,一方面也是對於這「鎮壓」的塔的倒掉的拍手喝彩。而實際上,這首詩裡面隱藏著徐志摩自身的特殊感受,此時剛從英國歸來的徐志摩,感情上和林徽因的戀情失敗,婚姻上和陸小曼磨難重重,而「五卅慘案」等政治變故又讓他心生怵惕,原本帶有學生氣的那種夢幻此時完全崩塌,他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面對這個世界。而恰於此時倒掉的雷峰塔,也象徵了徐志摩自身那破滅了的夢幻。